2019年7月国开中央电大行管本科《公共政策概论》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说明:试卷号:1183。考试手段及成绩:形考手段为纸质比例30,终考手段纸质比例70。
一、单项选择题1“政策科学”的概念是由美国政治学家C最早提出的。A伊斯顿B西蒙C拉斯韦尔D史密斯2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公共政策过程的各个环节,对公共政策制定、执行、评估和监控等活动有影响或试图施加影响的个人、团体或组织是指AA公共政策主体B公共政策客体C非官方决策主体D执政党3成本效益分析以A为测量标准。A货币价值B公众的满意度C领导的满意度D环境影响度4政策评估工作的基础和起点是A。A评估准备B评估实施C评估总结D评估完成5本特利和杜鲁门在分析美国政府过程中以利益集团为分析单位所使用的B莫定了现代意义上的利益分析法。A经济学分析法B利益主体分析法C轮理学分析族D政治学分析法二、多项选择题6影响政策目标群体态度取向的主观因素主要体现在ABCD。A政策目标群体的利益需求B政策目标群体对政策的理解程度C政策目标群体对政策的认知程度D政策目标群体对政策的参与程度7美国学者詹姆斯E安德森提出的推动社会问题加速进入政策议程的触发机制包括ABCD。A政治领导者B危机事件C抗议活动D传媒曝光8信息沟通机制包括ABC。A信息的下行B信息的上行C信息的平行D信息的搜集9政府利益的表现形式ABC。
1
fA政府工作人员的个人利益B地方利益、部门利益等小集团利益C整个政府的机构利益D领导的个人利益10公共政策政治学分析模型主要包括BC。A多源流分析模型B精英分析模型C集团分析模型D政策执行博弈模型三、名词解释11利益集团:它代表成员的利益,履行团体利益聚合功能。一个国家的政治民主程度、经济文化水平、利益分配状况等会影响利益集团的发展状况、活动方式和作用大小。利益集团的财力资源、社会地位、组成方式、团体规模、凝聚程度、领导技巧、成员素质、竞争性组织是否存在等因素都会影响一个国家的公共政策行为。12公共政策客体:是指公共政策所发生作用的对象,包括公共政策所要处理的社会问题和所要发生作用的社会成员目标群体两个方面。一方面,公共政策的直接客体是社会问题,公共政策的制定是围绕着社会问题展开的,只有首先界定好社会问题,才有可能制定良好的公共政策。另一方面,公共政策是通过调整和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来达成政策目标的,社会成员或目标群体则构成了公共政策的间接客体。13政策环境:可以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