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短文两篇
【教材分析】《答谢中书书》是陶弘景写给谢徵的一封信,信中称道江南山水之美,仅六十八字,
就概括了古今,包罗了四时,兼顾了晨昏,山川草木,飞禽走兽,抒情议论,各类皆备,可谓尺幅能容千里,片言可役百意,为六朝山水小品名作。谢中书即谢徵,字元度,陈郡阳夏人,曾作中书鸿胪,故称之谢中书。
重点:1、背诵并默写课文。2、品味、积累写景的优美语言。难点:理解作品意境,体会文中蕴含的思想感情。【课前准备】借助注释工具书了解课文大意。查阅资料,了解陶弘景的生平。【课时安排】一课时【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1、让学生齐背郦道元的《山峡》2、教师充满感情的导言同学们,我们无不为三峡的雄奇险拔、清幽秀色所陶醉。其实,莽莽神州,茫茫九派,高山大岳,千流百川,我们伟大的祖国哪儿不是神奇如画呢?不信,就请你细细品读陶弘景的写景小品文《答谢中书书》,读完后你一定会觉得江南的山水真是一幅清丽的山水画,是一首流动的山水诗呢!3、学生交流所查到的资料,教师补充。
陶弘景——南北朝时期的思想家、医学家和文字家。又被称为“山中宰相”。他的《答谢中书书》,描绘山川秀美,清新简淡,为历代写景名作。“山中宰相”——齐高帝曾经召他进宫陪伴太子读书。后来,陶弘景远离尘世,隐居句曲山(今茅山)。他精通阴阳五行、山川地理、天文气象。梁武帝继位后,他“礼聘不出”。因此,每逢有凶吉、祭祀、征讨大事,朝廷都要派人进山向他请教,故称他为“山中宰相”。陶一生好松。每当轻风吹拂松枝,发出“沙沙”的声响时,他就象听到仙乐一样如痴如狂。有时,他竟一人进山,专去听山野松涛之声,人又称之“仙人”。
f二、整体感知1、反复朗读课文2、以同座为单位交流自学情况,疏通文意,提出认为比较重要的或解决不了的词句。班级交流,教师补充并检查掌握情况(解释以下加点词,翻译粗字体句子)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4、再次朗读课文,巩固理解。
三、合作探究以小小组为单位欣赏作者是怎样写景的(参考《山峡》的各种描写角度)古人善于从一川一坳之中发现地理形胜之美,在对美的描述之中表达其中的适己之意。想想此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班级交流【其一:山水相映之美。山的峻峭,水的明丽。水的动势给山增加了活力,山的倒影给水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