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卡夫卡《变形记》中的异化现象
作者:韩社侠来源:《文学教育》2012年第21期
韩社侠
内容摘要:在资本主义社会,在机器生产和生存竞争的高压下,人已化为非人,人的本性失落,甚至走向反面,人接受不了现实世界,现实世界也容纳不了人。卡夫卡笔下的格里高尔变成甲虫,也是一种象征,象征人的异化,人性的异化,人际关系的异化。变异是荒诞的,但荒诞却不荒谬,荒诞之下真实地映射着社会对人的挤压和扭曲,深刻而尖锐地表现了社会与人之间一种可怕的“异化”关系。
关键词:变形荒诞真实
异化本指主体在一定的发展阶段,分裂出其对立面,变成外在的异己力量。在很多文学作品中,作者借助于异己这个话题,来反映社会现实。如:在蒲松龄之作《促织》中,成名之子作为人的时候没有价值,魂化为蟋蟀却让这个山穷水尽的倒霉人家否极泰来。蟋蟀原是玩物,却主宰了人的命运。蒲松龄是在无意间隐约触及到了“人被异化”的问题。而几百年后,对艺术表现形式积极创新的文学流派西方现代派文学,自十九世纪末一出现,就表现出强烈的反传统精神,它全面否定了传统的文学审美价值,希求构建全新的文学审美体系,卡夫卡是西方现代派文学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家。通过“变形”的手法,他的作品企图规避现实表面,表现十九世纪西方现代文明掩盖的种种弊端给人们带来的各种心灵创痛,表现众多的个体的异化状态。《变形记》是其短篇小说的代表作。
在卡夫卡的《变形记》中,主人公格里高尔萨姆沙迫于家庭和社会的压力,一夜之间突兀地变成了一只大甲虫,最后被“心爱的”家人摒弃。在黑屋子里自生自灭。与蒲松龄不同的是,卡夫卡是有意识地使用“变形”的手法,集中深刻地揭示现代社会中人被全面地扭曲和严重的异化现象,以及由之产生的精神创伤和变态心理,悲观绝望的情绪和虚无主义的思想。
一奇异的哀歌
探究《变形记》的“异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人际关系的异化
《变形记》中的主人公格里高尔一夜之间突兀地变成了一只大甲虫,探究人变虫的深度原因,就是社会环境的恶劣和劳动本身的机械、繁重。公司老板严密地掌控着整个公司和每一个雇员,秘书主任时刻监督着每一个员工的行动,就连医生也是一味站在老板一边,从不会为员工说话,职业呢?是旅行推销员,一个“多么累人的差事”,每天四点钟就得起床赶火车,成年累月在外奔波,饮食很差又不定时,由于工作的关系,连个知己的朋友也没有,累得晕头转向,“痴痴呆呆”,格里高尔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