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中国古代思想史案例
我国先秦时期(即秦帝国建立之前的历史时期)是各种思想探索,最为活跃的时期。其间,许多管理方面的思想火花伴随着哲学思想和治国理念一起迸发出来。先秦时期,主要的哲学流派有四家儒、墨、道、法,他们均各有一套自己的管理思想。而法家最先登上历史舞台,成就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帝国秦帝国。
一、秦王国的法家独步于历史的天空
春秋五霸之一的秦穆公去世之后,秦国一度衰落,到了秦孝公掌权时期,想要通过自己努力让国家强盛起来。这时,卫鞅(即商鞅,下称商鞅)来到了秦国,以变法富国强兵之道打动秦孝公,秦孝公任命他为左庶长,开始推行变法。
商鞅通过变法,持续打击旧贵族的势力,使得国君的权威得到空前的提升,全国通过紧密的组织结构统一由中央指挥。同时商鞅奖励耕战,耕作产出多的家庭免除劳役,作战勇敢的士兵可获得爵位。
案例一:《战国策》记载,秦国的士兵在作战过程中,不带盔甲,胳膊下夹着俘虏、身上挂着人头,赤身裸体的追杀逃跑的对手。六国的军队和这样的秦军作战,就如同鸡蛋碰石头一样。秦军为什么这样的勇敢?
从秦代官吏墓葬中发现的法律文献可知,商鞅对于军功有如下规定:秦国的士兵只要斩获敌人一个首级,就可以获得爵位一级、田宅一处和仆人数个。斩杀的首级越多,获得的爵位就越高。如果一个士兵在战场上斩获两个敌人首级,他做囚犯的父母就可以立即成为自由人。如果他的妻子是奴隶,也可以转为平民。对于重视家族传承的中国人来说,军功爵是可以传子的。如果父亲战死疆场,他的功劳可以记在儿子头上。一人获得军功,全家都可以受益。在军中,爵位高低不同,每顿吃的饭菜甚至都不一样。三级爵有精米一斗、酱半升,菜羹一盘。两级爵位的只能吃粗米,没有爵位的普通士兵能填饱肚子就不错了。所以,两千年前的秦国,是一个军装闪闪发亮的国度,对于千千万万的秦人来说,上战场不仅是为国家战斗,而且是通向财富和荣誉,摆脱贫困卑微地位的惟一出路。也就是说是商鞅的军功制度造就了秦军的勇悍。案例二:秦王国在统一战争期间的总人口不过500多万,但是却长期负担着一支超过60万人常规军的存在(史书上称秦“带甲百万”),在当时的生产条件下,秦军后勤供应的
f压力之巨大是不难想象的,然而秦国还是完成了这一任务。墓葬中记载法律的竹简上说:播种的时候,水稻种子每亩用二又三分之二斗;谷子和麦子用一斗;小豆三分之二斗;
大豆半斗。如果土地肥沃,每亩撒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