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园林序》《静虚村记》《西湖梦》《红豆》《“锻炼锻炼”《陶渊明写挽歌》《游园惊梦》《受戒》《十八岁出门远行》《山上的小屋》《清水洗尘》《受伤的猫头鹰》《茶馆》计
22222112222222224222211132222222222272
四、其它
1、后续课程:汉语言文学和汉语言文学(师范)的后续课程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汉语言文学(高级文秘)和广播电视新闻学无。2.教学方法建议:本课程为文学院低年级学生的基础通识课程,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文学阅读和鉴赏、分析能力,因此建议提高课程的实践性环节比例,采取老师讲授与学生讨
f论相结合、课内知识传授与课外能力培养相结合的方法,可适时安排不同形式的学术讲座或文学对话,积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设备,实现多元与立体的讲授效果。3.考核方式:(1)平时成绩由课堂提问、课内外专题讨论、思考题、科研小论文、校园文化参与情况等形式构成,占总成绩30(2)期末考试占总成绩704.教材及主要参考书:教材:严家炎、孙玉石、温儒敏《中国现代文学作品精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谢冕、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作品精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主要参考书:(1)钱理群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2)陈思和《中国现代文学名篇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3)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4)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教学大纲中国现当代文学史》
课程编号:课程名称: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学分:8总学时:144适用专业:汉语言文学
一、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是一门研究“五四”以来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历史的学科,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必修的基础课。本课程的前修课程为通识教育基础课《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本课程的任务是帮助学生在精读中国现当代文学经典作品的基础上,正确认识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基本线索,全面系统地了解“五四”文学革命以来的文学思潮、文学运动、文学批评和文学创作发展的基本概况,以及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主要成就和经验教训;提高学生查找、阅读中国现当代文学文献的能力,熟悉本学科的最新学术动态,建立学术精神;培养学生研究文学现象和作家作品的能力,引导学生初步掌握写作文学研究论文的技能和方法,培养创新精神。
二、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现代文学部分(现代文学部分(19171949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