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黄沙铺镇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工作方案
为适应新时期教育发展的需求,提高我镇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依据《湖北省中小学办学标准》,在我镇近年来学校布局调整取得一定成绩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全镇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工作。提出如下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适应我乡经济发展对教育的需求和教育体制改革发展的新形势,统筹整合全乡教育人才和资产,合理规划和调整中小学布局,有步骤地扩大办学规模,建设标准化学校。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全面提高我镇教育投资效益和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基础教育的均衡、持续、健康发展。二、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原则1、坚持统筹规划的原则。根据今后510年及更长时期的人口流动及经济社会发展趋势,按照教育发展规律和国家规定的学校建设要求和标准,科学布点,提高教育投资效益,避免重复建设和投资浪费。2、坚持分步实施的原则。中小学布局调整涉及教育发展全局,要根据教育发展的要求,财力的承受力,广大教师和学生家长的接受程度,逐步推进,成熟一批调整一批。同时分清轻重缓急,突出重点。要优先进行有危房改造任务的中小学布局调整,做好一般学校的布局调整。3、坚持先建后撤的原则。在符合新农村规划的原则下,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项目尽可能在现有学校特别是条件较好学校的基础上扩建,不搞大拆大建。凡撤并的学校先必须考虑学生学习场所是否已具备条件。
1
f4、坚持全局一盘棋的原则。中小学布局向人口集中的区域调整,会有利于教育资源配置,有利于学生入学。必要时初中、小学布局规划可打破镇、村界限。
5、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不同的地理环境、交通情况,人口覆盖状况,允许极少数行程远、交通不方便的小学教学点在一定时间内存在。
三、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的一般要求1、初中布局调整。由于农村富余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使得其子女进城随父母就读,这样造成我乡初中学生逐年减少,根据3万人左右的乡(镇)可办12所初中这一要求,我镇原有三所中学保留两所中学和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2、小学布局调整。重点发展乡(镇)中心小学和较大规模小学。成建制小学可就近招收毗邻村的学龄儿童入学,有计划地撤并一批规模小、条件差的成建制小学和教学点。凡保留的成建制小学人口覆盖面应在5000人左右。不足120名学生的小学原则上予以撤并,就近到其他小学就读。考虑低年级学生年龄实际,可在原校暂设教学点,归属邻近成建制小学管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