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让探究性学习走进语文教学
作者:张晓敏来源:《活力》2011年第08期
关键词探究性学习;教育观念;教学行为
实施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的素质教育关键是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在探究性学习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而学生则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和实践者。关注探究性学习这一新事物,并进行探究性的教学方法改革,至关重要的是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传统的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而探究性学习的开展,可以说是在学科领域内打开了课堂教学的门窗。
一、转变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
放眼世界,国外教育早就对探究性学习非常重视,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对探究的看法之一是“以探究为本的学习,它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学生去做的事,而不是为他们做好的事”。因此可以看出,探究既是学习的过程,又是学习的目的,美国威斯康星高中语文毕业考试大纲规定:学生“需能从各种印刷和非印刷的资料中,查找使用并表达出合适信息。学习需有广泛的能力和工具,提出问题,观点并能调查、解决问题,能提出有意义的重要问题……能用恰当的形式表达调查探究的结果”。我国探究性学习的兴起,对学科教学的改革,应该说一场深刻的变革。深入进行探究性学习的探索,开阔眼界,转变观念,转变教学行为,应该是我们每位教师关注的话题。
二、改进教法和学法,注重培养探究性学习的能力
学习方法是为达成学习目标服务的。探究性学习的目标是要学生养成勇于探索、实事求是和不断创新的科学精神,养成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同时,还要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会从多渠道获取、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培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设想及善于表达与交流的能力。然而,学生学习的重心不仅要放在获取知识上,更重要的是学会学习,掌握方法,要学会收集、分析、归纳、整理资料,学会处理反馈信息,并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学习,提高用知识和获取知识的能力。
探究性学习在强调学生主体作用的同时,也重视教师的指导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是应该把学生作为学生探究和解决问题的主体,并注意转变自己的指导方式。二是着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性学习,通常围绕一个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展开,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引导和鼓励学生自主地发现和提出问题,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法,收集和分析资料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