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一般按本岗位最低档工资执行,具体见我公司薪酬管理制度。2:对战略性人才的引进,可以按特殊晋升通道和特区工资对待,具体按我公司《招聘管理制度》和相关的《人才引进说明书》执行。
第七条:发展通道的转换
1:员工在不同通道之间有转换机会,但必须符合各职系相应职务的任职条件,员工级由部门负责人批准即可,主管级须经总经理批准生效。发展通道的变更,须由人力资源部备案。2:如果员工的岗位发生变动,其级别根据新岗位确定。
第八条:导师制
1:人才培养是晋升标准中的一项重要条件,也是公司持续经营的重要基础。各职系
f晋升标准中,已明确了“知识或技能”的具体要求和人才培养要求。为了落实这些要求,公司提倡明确的导师指导制。2:各部门应建立书面的文件,确定明确的一对一或一对多的人才培养责任,在双方签字后报行政中心备案。3:培训的方式(1):培训工作必须根据各职系晋升标准中的“知识或技能”要求为导向,不可盲目扩大或缩小培训内容。(2):技能培训在任何职系中都是十分重要的,应利用休息时间反复演练。
第九条:加薪的前提
1:营销职系的晋升,主要依据于《业务人员晋升标准(试行)》,当晋升后,基本工资、绩效工资以及提成标准会随之变化。生产管理职系、技术职系和质量管理职系,晋升同样是加薪的唯一前提。我公司各职系的晋升标准非常明确地阐述了人情、工龄不是加薪的理由。2:能力(即知识或技能)、贡献(即业绩工作标准与人才培养)和品行,三因素缺一不可。有能力,但贡献不符合标准的,也不能加薪。3:降级标准一般低于晋级标准。一旦达到降级标准,均应按制度降级。4:将生产管理职系和技术职系区分开,表明技术人才只能走技术路线,最多只能从事技术管理,只有经过管理测评,具备相应管理能力的人员才能从事生产管理。
第十条:管理测评
以下人员晋升,应经过管理测评:1:营销职系:代经理及以上岗位。2:其他职系;组长及以上岗位。以上各管理职位,在经过管理测评合格并符合需要时,方可获得晋升任命。具体参照我公司《副总级管理测评表》(附件8)、《总监级管理测评表》(附件9)《经理级管理测评表》(附件10)《基层管理级人员管理测评表》(附件11)
第十一条:关于代主管、代经理、代总监的晋升说明
1:代主管和代经理的实习一般为一个月,代总监为3个月。如需继续实习,则进入第二个周期。实习期满后可以回到原岗位继续工作,也可以按照公司需要晋升。2:以上岗位可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