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六年级防沉迷网络《安全上网学会自护》主题班会教案
六年级防沉迷网络《安全上网学会自护》主题班会教案一、班会目标:1、使学生认识网络可能给他们带来的危害性,从而自觉的抵制不良网络活动,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提高学生在网络活动中自我防护意识,保障学生能在文明、绿色的网络环境下学习,保证学生的健康成长。二、班会准备:进行小学生上网利与弊的辩论。收集网络安全方面的资料。三、班会过程:1、引入。老师:今天我们班会的主题是“安全上网,学会自护”。为了我们上网的安全,为了同学们能够健康成长,上至国家法律,下至守则规范对此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06年版)第三十三条国家采取措施,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第二十条观看健康有益的报刊书籍、影视作品。文明上网,不进入不适宜小学生活动的场所,不沉溺游戏。《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第五大点中第36小点遵守网络道德和安全,不浏览、不制作、不传播不良信息,慎交网友,不进入营业性网吧。】2、上网有利有弊。主持人甲:随着科技水平的突飞猛进,电脑网络也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网络提供了大量丰富多彩的有益信息,拓宽了沟通渠道,成为有效实现资源共享的主要手段。学生上网也已成为一种不可抗拒的趋势。老师:据我了解,咱们班同学就都上过网,有不少还天天上呢。有人就说了:不就是上上网吗?我觉得没什么不安全的呀!那你们说还用得着这么小题大做地制定什么法律、规范吗?主持人乙:同学们可千万别麻痹大意啊。网络是为人民提供了很多便利,但它也为我们学生带来一些潜在的危害。据了解民盟北京市委一项调查表明,我国未成年人中经常玩和每天都玩网络游戏的占26,玩一次超过2小时的占26,超过7小时的占27,每周用于虚拟聊天时间超过10小时的占457。主持人甲:现在由“网瘾”引发的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也越来越严重,造成学生性格孤僻,厌学逃课,甚至暴力犯罪。一连锤杀了4名同学的马加爵,个人兴趣就是上网,经常浏览一些宣扬色情、暴力的网站。马加爵案证明,网络世界的暴力游戏助长了这种危害的发生。而因上网玩游戏发生斗殴、杀人的案件更是屡见不鲜。不信请听同学们的侦察所得。3、了解种种犯罪案例。案例一:北京一少年为偷钱上网,将奶奶砍死爷爷砍成重伤。案例二:“妈,你要不把我们送回网吧,我们就在这儿把你掐死。”案例三:为上网,狠心毒死亲生父母案例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