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下大学英语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摘要: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出现对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提出了挑战。在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下,大学英语教师不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师者,而是承担着更加多元化的角色。本文通过比较传统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和作用,根据建构主义理论,探讨大学英语教师在新的教学模式下应扮演的主要角色知识建构的引导者、教学情境的设计者、合作学习的组织者和学习资源的提供者。关键词:建构主义;教学模式;教师角色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9033002一、引言当今世界已步入信息时代,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飞速发展对于人才的知识水平、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一言堂”的传统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现代人才培养的需要,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应运而生,这是一场教学模式上的伟大变革。在外语教学方面,由于其特殊性和语境性,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其锋芒直指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对传统教学模式中的教师角色提出质疑。本文将着重探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大学英语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二、传统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的处境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采用17世纪30年代j.a.kome
sky提出
f的班级授课制模式,其主要特点就是以教师讲授为中心,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是教学活动中的绝对主导者;学生是知识传授的对象,是被动接受者;而教科书则是学生的主要学习材料,教学内容基本上由教科书决定。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能存在几百年,确有其长处,例如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优势,系统传授各种知识,便于教学管理和检查,故而可以扩大教学规模等。
然而,近年来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英语教育者们意识到了这种“一言堂”式的教学模式存在严重的弊端。没有生动形象的多媒体资料的支持,教师独占讲台,着重讲解语音、语法、词汇和课文,全凭一本书、一张嘴和一支粉笔来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学生缺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时间和机会,缺乏在听、说、读、写、译各方面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操练。课堂教学变得索然无味,既压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让教师无法兼顾个体差异,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为了能够让自己的学生普遍具备应有的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满足现代企业对于人才的要求,很多高校英语教师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努力调整自身角色,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逐渐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可以说取得了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