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涉法涉诉问题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为加强政法队伍建设,确保严肃公正司法,各级、各地都着力于司法监督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但监督约束仍然不力。内部监督流于形式,外部监督过于宽泛,内外监督不力,影响到司法公正的程序,事实认定不清、责任划分不明、案审程序不规范、适用法律不当、处理裁判有误等执法不严、不公的问题时有发生,争办抢
办“人情案”、“关系案”、“金钱案”以及徇私情、枉法的现象屡禁不止,案件久拖不决、久侦未破,错案长期得不到纠正以及执行难等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使得群众一些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因诉之法律未果,造成当事人心理失衡,自然引发涉法涉诉信访问题。四政出多门,管理机制滞后,是产生涉法涉诉信访问题的根源所在。在具体涉法涉诉信访案的办理中,当事人多头上访,接待部门说话不一,多头批示,致使当事人心中生疑,给当事人过
f多希望,而给问题的解决带来不利,上访不止。五对无理缠诉者手段措施不力。上访者摸着了政府害怕上访的心理,助长了他们获取不正当利益的念头。同时,还存在“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的怪圈,使当事人寄于上访的希望远远高于其他解决的方式。五、讲究方法,四个转变。一是变接访为预防。加强对涉法涉诉问题的排查,在具体排查中做到“五个不放过”即:疑点未核实的问题不放过;定性缺乏依据的问题不放过;群众不满意的问题不放过;案情未查清的问题不放过。对疑难复杂涉法涉诉问题,可采取跟踪问效的办法,促进问题迅速、妥善地解决,努力减少越级访和重复访。二是变上访为下访。要加强对政策法律宣传力度,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密切干群关系,建立基层涉法涉诉信访联系点等办法,架起干群之间的桥梁,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回访。三是变等访为约访。加强对涉法涉诉信访案件的定期分析,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要逐一梳理分类,并根据归口原则,责令相关部门主动约见信访人,进行面对面对话,承诺时限,定期解决。还可采取召开现场办公会的形式,确定具体措施,防止上访事件发生。四是变群访为个访。对部分涉及面广的共性问题,可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突出重点人员,有针对性地做好政策法律宣传和思想疏导工作。六、依法办事,合法合理。律师参与信访工作严格依照法律程序办理。法律援助中心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建立律师参与信访工作的值班制度,按时指派律师到信访部门值班服务;值班律师接待上访人员,先经信访部门登记、介绍后,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