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引言
现代企业制度中,由于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产生了委托代理问题。委托代理问题主要是由于信息不对称产生的,它包括激励和监督成本,以及由代理人的违规行为带来的财务损失。因此,委托代理理论要解决的就是对代理人的激励和约束问题。而在约束经营者的同时,必须对其行为进行激励,这样才能激发经营者的工作热情,努力提升企业业绩。合理的高管薪酬体系的设计,是实现经营者有效激励的重要途径。因此,建立有效的高管人员薪酬激励机制,既有利于保证经营者人力资本价值的实现,又可以有效防止经营者的机会主义和败德行为,对构建现代企业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二、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体系存在的问题
高管薪酬以及公司治理理论引入中国的时间不长,国内上市公司无论在治理结构还是管理体制上都与西方发达国家有很大差距。加之中国很多上市公司都由国有企业改制而成,许多高级管理人员都是行政任命的,因此高级管理者薪酬制度方面难免存在许多问题。1、高管薪酬结构不合理。薪酬结构的不合理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长期激励匮乏;另一方面是养老退休保障体制不健全。由表1可以看出,国内高管的薪酬以短期激励为主,大多是工资加奖金形式,这样导致了高管行为的短期性,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和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在发达国家,高管薪酬通常是一个“薪酬包”,它是基本薪酬、年度奖金、福利计划以及股票期权四项构成的一个组合可以满足公司和高管人员各自不同的需要。另外,我国企业高管在退休后缺乏养老退休保障,对公司的继任计划和退出机制造成困难,这也是导致国内高管“59岁现象”的一个原因。而一项合理的高管人员退休计划不仅可以更好地吸引留住高级管理人才,提升企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更重要的是为高管人员提供了一种从在职到退休收入方面的平稳过渡。表1为我国同美国、新加坡高管薪酬结构的比较:
f2、高管薪酬与企业绩效关联度较低。目前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水平出现了两种极端的现象:一方面高管薪酬的天价水平超出人们想象,其合理性和透明性遭到股东们的质疑;另一方面,企业的业绩节节攀升,高管薪酬却并没有大幅度上涨。这反映了我国高管薪酬的披露制度不健全,透明性和可比性差,投资者和股东难以实现其监督职能,并做出正确决策。只有高管薪酬与业绩的高度关联,才有利于股东和管理层利益趋于一致,实现双赢。3、缺乏合理完善的绩效评价体系,对高管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