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还需要直观形象思维的支撑。因此,在引入新的数学概念时,适当加大思维的形象性,化抽象为具体、直观,对于顺利开展教学是十分必要的。
本班的学生具有自学的经验,他们习惯于独立思考,并能在课堂上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他们习惯于与人交流,习惯于倾听他人的意见,并积累了一定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经验。
课前思考是如何充分利用好教材资源,用好直观手段帮助学生及时抽象分数的意义?如何帮助学生理解单位“1”,分数单位?如何让学生对分数的认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而建构数学的概念?
1
f基于以上思考,在教学策略的选择上,我先借助3分钟的常规积累回顾已学的分数的初步认
识,接着出示书
P46
五幅图,让学生经历独立思考“为什么都可以用14
来表示”(一放)→汇
报交流(一收)→变单位“1”,让学生思考什么变了,什么不变(二放)→单位“1”可以是不同的
数,但每次取的都占单位“1”的
4
个等份中的
1
份,都可以用
14
来表示(二收)→
改变分的份数,
探究什么变了,什么不变(三放)→每份占“1”的分数变了(三收),从而构成了数学教学过程
结构的“三放三收”教学环节,从而提高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二、教学目标:
1、知道分数是怎样产生的,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理解单位“1”的含义,认识分数单位,能说明一个分数中有几个分数单位。
3、在理解分数含义的过程中,渗透比较、抽象、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抽象概
括能力。
三、教学重点:理解分数的意义。
难点:理解单位“1”,认识分数单位。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微视频播放分数的产生;
2、书P45第二幅图,说说
分数的含义;
1、看视频
3、回忆三年级对分数有哪2、说一说对分数的一
常规积累些认识?
些初步的认识。
激发需求
师:今天我们继续来研究分
数(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利用微视频播放分数的产生,使学生感悟分数是适应客观需要而产生的,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并受到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回忆三年级对分数的初步认识,把握学生的知识起点。
一放一收:探究分数的意义?
出示书P46五幅图一放:师:结合例子说说1的含
4
义,为什么都可以用1来表示。4
1、学生独立思考;2、学生汇报交流:
预设:都是把一个或一些物体看作单位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