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高校有创业园、科技园、创业实践基地等,但普遍性不高,创业支持不足,尤其是“创业的长期和可持续性的机制没有能够完全建立起来”②。2构建大学生创业教育服务体系的举措
f当前,各高校应当充分结合创业教育工作实际和专业学科特点及优势,进一步推动创业教育教学和实践活动,深入加强创业理论和实践研究,营造内涵丰富的创业文化氛围,创建具有普遍特点和高校自身特色的创业课程、创业实践和创业服务一体化的创业教育服务体系。
21加强创业教育理论研究,提升创业教育理论层次。“如何对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创业指导,研究自主创业规律,研究创业形势和政策,研究创业方法、技巧等,这些涉及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行为学、教育学、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诸多学科和专业知识。”③高校应当充分重视创业教育理论研究,围绕创业教育体系及实施策略研究、创业教育与学校管理、创业课程开发、创业教育与思政工作结合、创业人才培养、创业能力调查及培养、创业人格研究等内容,开展针对性、有效性强的创业教育专题研究。积极利用多种渠道和方式开展创业教育交流,吸收创业教育有益经验,全面加强对创业教育的理论研究,提升创业教育理论研究水平,为创业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支持,推动创业教育工作的科学、快速发展。22完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丰富创业教育教学载体。课程体系是创业教育实施的主要载体,要把创业教育课程和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和环境课程结合起来,在公共课程、学科课程和专业课程中渗透创业教育的理念和内容,并在公共课程中设置创业基础必修课和选修课程。在活动课程和环境课程中,将创业教育的
f任务和要求与原有的活动课程有机结合,把课堂教育与实习实训、社区服务活动结合起来,突出创业素质和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并通过完善学分制、弹性学制等方式,为学生提供多形式、多种类、多渠道参与创业实践的机会。同时注重创业课程开设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创业教育学科理论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创业精神教育,创业知识教育和创业实务训练。创业教育选修课程主要围绕经济理论、创业管理、创业环境、创业人才培养和创业法规等方面开设课程。“在专业课教学中引入一些应用专业知识进行成功创业的实例,介绍一些运用专业技能进行创新的方法,就能比较好地把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融为一体”④
23加强创业教育师资建设,提高创业教育教学水平。在创业教育指导教师队伍建设上,“加大力度引进、调配和培养一批具备相应学科背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