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它不仅体现了个人的人生追求,更成为各级政府的施政目标。幸福在哪里?究竟拿什么来衡量?请围绕“幸福”这个话题,自选题目,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中心明确,立意正确。不少于800字,诗歌除外,文体不限。
f2011年河南省特岗考试笔试卷纸答案及详解如下:
一、选择题1C解析中国共产党于1921年正式建党,所以2011年正好是90周年。2B解析1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2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对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3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老师。影响人发展的后天因素中,环境对人的发展起着一定的制约作用。而教育,从逻辑上讲也是社会环境的一部分,但它是影响人的发展的自觉因素,是可以控制的特殊因素,与那些产生自发影响的环境因素相比,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3A解析现代社会要求人们必须不断学习,终身学习。4D解析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原则:1方向性原则2客观性原则3科学性原则4教育性原则5民主性原则。5B解析创造力是以已有的经验和知识为基础以非智力因素为动力以创造性思维为核心的各种能力的一种综合力。6C解析注意的稳定性是个体在较长时间内将注意集中在某一活动或对象上的特性。与之相反的注意品质是注意的分散。个体的需要和兴趣是注意稳定性的内部条件活动内容的丰富性和形式的多样性,是注意稳定的外部条件。注意的广度也叫注意的范围,是指一个人在同一时间里能清楚地把握对象的数量。一般成人能同时把握4637个没有意义联系的对象。注意的广度随着个体经验的积累而扩大。同时,个体的情绪对注意的广度也有影响,情绪越紧张,注意广度越小。注意的分配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一心二用”,是指个体的心理活动同时指向不同的对象的特点。如一边看电视,一边打毛衣。注意分配的条件是,同时进行的活动只有一种是不熟悉的,其余活动都达到了自动化的程度。注意的转移是个体根据新的任务,主动地把注意由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注意的
f转移要求新的活动符合引起注意的条件。同时,注意的转移与原先注意的强度有关。原先的注意越集中,转移就越困难。
7B解析模像即事物的模拟性形象,它是实际事物的模拟品,而非实际事物本身。所谓模像直观即在对事物的模像直接感知基础上进行的一种直觉的能动反映。例如,各种图片、图表、模型、幻灯片和教学电影电视等的观察和演示,均属于模像直观。8C解析研究证明,过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