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学生学习障碍成因及对策研究开题报告
一、课题主持人:黄福云、何大学课题组成员:高正烈、马庆增、马雪敏、李伯奇、焦冉、宋伟、肖霞课题顾问组:王忠东、张敬邻、李凯
二、课题级别:《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习障碍成因及对策研究》(HJG10023),是淮北
市教育局2010年批准的市级调研课题,由淮北市教育局组织,淮北二职高主持并负责调研实施。
三、课题界定:中职教育是培养具备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直接在生产、服务、
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应用型人才。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技术技能型人才从总量、结构和素质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而与此同时,近些年来,职业学校招收的学生绝大多数文化程度低,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较差,学生厌学和学习障碍等现象较为严重,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就会影响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影响职业学校的办学质量,进而影响企业产品的质量和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习障碍成因及对策研究》的课题界定,就外延而言,类别是中等职业学校,包含农村与城镇职业学校,研究对象是中职学校学生,研究内容为学生学习障碍的成因和对策研究。
本课题研究通过样本调查、理论探究、实践探索、完善机制、形成成果等阶段,着力解决学生学习困难,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素养,通过培养与研究,达到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
四、课题研究的背景学生学习活动是受其个体的人生价值观、各种非智力因素、学习习惯、
1
f学习目标、学习方法以及对其学习活动起促进作用的外部因素或情境等影响。近几年来,任教于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多有这样的体会:许多学生学无动力,教师教得吃力。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迷迷糊湖、得过且过、松松垮垮、毫无上进心。造成这些学生学无动力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大致有以下几点:
一、基础差、学习能力低。近些年来,国家高考政策的调整,高校扩招引发普高的扩招,大量成绩中等以上的初中生毕业生进入普高就读,致使职业学校的生源质量较差。这些职校生大部分基础差、学习能力低,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学习障碍。从初中教育进入职业教育,职校生面临两个较大的挑战,一是课程内容的增多和程度的加深,二是教师教学方法的改变。初中阶段的课程主要如数学、英语、化学、物理等,这些课程学生在初中时就已经产生厌学心理,或多或少有点提不起兴趣。与此同时,进入职业学校后,大量的专业课程一时间让他们学习无从下手。如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原理》、《多媒体基础原理》;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