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伊,代表著作主要有梅伊曼的《实验教育学纲要》及拉伊的《实验教育学》。2、文化教育学:代表人物有狄尔泰、斯普朗格、利特等人,代表著作有狄尔泰的《关于普遍妥当的教育学的可能》、斯普朗格的《教育与文化》、利特的《职业陶冶与一般陶冶》等。3、实用主义教育学:以美国的杜威为代表,代表著作有《民主主义与教育》。(五)当代教育学理论的新发展1赞可夫出版的《教学与发展》一书,提出发展性教学理论的五条教学原则。2美教育家布鲁纳的《教学过程》,提出了结构课程理论和发现法。3德瓦根舍因创立了范例教学理论。4瑞士皮亚杰的《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论述了智力发展的阶段,认为教学的主要目的
f是发展学生的智力。5、法国包罗朗格朗:终身教育理论2教育的起源与发展(教育起源说,各历史阶段的代表人物和主要观点)(一)教育的神话起源说1、教育起源的最古老的观点2、主要观点:教育与万事万物一样都是由人格化的神(上帝或天)创造的,教育的目的是体现神或天的意志,使人皈依与神或顺从于天。这种观点是根本错误的。(二)教育的生物起源学说1、代表人物:利托尔诺、沛西能2、主要观点:该理论以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为基础,是教育学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1)教育不是人类独有的社会现象,动物界内大动物训练它们的幼仔的活动也是教育;(2)人类的教育的产生是一个生物学的过程,其起源应该延伸到动物界;(3)教育的产生完全出自动物的本能,是种族发展的本能。(三)教育的心理起源论1、代表人物:保罗孟禄2、主要观点:教育形式和主要方法是儿童在日常生活中对成人
f的本能的无意识的模仿。(四)教育的劳动起源学说1、代表人物:前苏联和我国的教育学家、教育史学家2、主要观点:认为教育起源于劳动,起源于劳动过程中社会生
产需要和人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1)人类教育起源于劳动或劳动过程中产生的需要;(2)教育是人类的一种社会活动;(3)教育产生是以人类的语言发展为条件的;(4)教育是为传递生产和生活中积累的经验;(5)教育是历史性与阶级性的统一,并不是超阶级的永恒的。3我国常用的教学方法1讲授法:是教师通过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
它又可分为讲述、讲解、讲演、讲读。2谈话法:又称问答法,是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通过
师生间的问答、对话而使学生获得知识、发展智力的教学方法。3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特定问题而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