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教学设计方案
中阳三中白丽丽
课题名称科目教学时间学习者分析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地理1课时(45分钟)年级八年级
学生在小学社会课中学习了四大高原时就知道了黄土高原,也学习了各种地形地貌。尤其是对生活在黄土高原上的孩子们来说,对黄土高原有了一定的认识,这些都为本节课的教学创造了有利条件。初中的学生对自己未知的区域,一般来说好奇心和求知欲都比较高。利用学生们的这种心理特点,引导他们收集一些有关黄土高原的地理资料和图片,比如传统的民居窑洞、黄土高原上的特产、煤炭生产、植树造林工程、工农业生产等。吕梁地区是比较典型的黄土地貌区,学生对民居特征、水土流失、煤炭生产、环境污染等了解比较多,这样做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丰富的教学资料,可以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参与意识。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了解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和水土流失相互关联,认识区域经济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的辩证关系,培养了辩证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逐步培养爱护环境的行为习惯。2关心家乡的环境和发展,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增强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目标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地图和景观图,熟悉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认识黄土高原的地表形态,增强读图能力。2通过阅读材料和相关图片,理解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认识水土流失给黄土高原地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产生活带来的巨大危害。3运用课堂活动的形式,组织对水土流失、煤炭资源和环境问题进行探讨,认识能源产业对本区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以及能源开采和利用带来的环境问题,了解黄土高原地区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的成功经验。
三、知识与技能
1运用地图说出黄土高原地区的位置和范围。识别黄土高原主要地形类型,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黄土高原地形特征。2根据资料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成因和危害,认识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3运用地图和资料,能说出能源产业对黄土高原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以及能源开发带来的环境问题,了解黄土高原地区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的成功经验。教学重点、1水土流失的成因及综合治理,对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难点2能源开采利用带来的环境问题以及合理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
1
f教学资源
(1)教师自制的多媒体课件;(2)上课环境为多媒体大屏幕环境。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