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河北冀州中学2015年2016年第五次月考高二年级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第Ⅰ卷一、选择题(共50题,每小题12分,共60分)1著名历史学家郭志坤在《秦始皇大传》中说到,“从政治高度意义上考虑问题,‘始皇’这个称号,对秦始皇来说,实在是当之无愧的。”以下评价最能说明“始皇”称号是“当之无愧”的一项是A.开创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C.统一文字传承了中华文明B.首创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D.确立的皇帝制、郡县制影响深远试题分数100分
3“秦汉帝国的结构并不是任何人设计的,而是经过旧中国时代列国纷争,一个一个国家个别尝试,又互相模仿,方出现了秦汉帝国所承袭的国家形态。”从制度沿革的角度看,下列制度最能反映这一观点的是A皇帝制度B郡县制度C官僚制度D三公九卿制度
3.对下图“秦朝统治机构示意图”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秦朝实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B秦朝是一个法制国家C秦朝中央机构职责明确D秦朝地方实行郡县制
4谭嗣同一针见血地指出“两千年之政皆秦政也”,毛泽东也强调“百代皆行秦政制”。谭嗣同、毛泽东的观点A都揭露了中国古代专制主义的本质B都认为专制主义是古代政治的本质C都对秦朝的政治制度推崇备至D都肯定了秦朝政治制度的深远影响
1
f5唐太宗曾向大臣表示:“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唐太宗能形成这种可贵的认识,主要在于A.得益于大臣的不断劝谏C.对隋朝的灭亡感触深刻B.非常熟悉《资治通鉴》D.深受道家学派的影响
6.《资治通鉴》记载:唐太宗说“为官择人,惟才是与,苟或不才,虽亲不用。如其有才,虽雠不弃”,下列唐初大臣,属于“虽雠不弃”的是A.魏征B.杜如晦C.房玄龄D.马周
7.唐太宗曾对大臣说“朕常欲赐天下之人,皆使富贵,今省徭赋,不夺其时,使比屋之人恣其耕稼,此则富矣。”“不夺其时”是唐太宗富民措施之一,其具体办法是实行A.更赋制度B.纳绢或布代役C.均田制D.两税法
8.康熙第一次南巡到曲阜时,曾向孔庙行三跪九叩之礼,亲书“万世师表”。这说明①康熙善于学习③“尊孔”利于清朝统治A.①②B.②③④②康熙尊重汉族文化传统④康熙注意加强民族团结C.①③④D.①②③④
9.康熙帝晚年曾说:“海外如西洋等国,千百年后,中国恐受其累。”这表明康熙帝A.对西方文化的力量已有警觉C.对西方文化具有深入的了解B.认为中国迫切需要学习西方文化D.已经感受到西方文化的巨大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