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问题的成因及现状
山阳县教育科研课题研究报告(第一阶段)法官乡中心学校课题组马景山
【关键词】留守儿童
现状
成因
建议
【报告摘要】本文所述的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外出或父母一方外出,依靠祖父母、外祖父母、其他亲戚提供生活服务的儿童少年。这些孩子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在心理健康与道德品质、体质健康、学习习惯等方面都存在很多问题。本文通过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性分析,旨在洞察留守儿童问题的表现形式和内在根源。通过现状的深刻剖析,为学校及各教育机构提供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依据,以期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网络化管理和教育体系,尤其在政策措施,直接的教育机构、家庭教育等方应加大力度来改变现有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以及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加快,农民外出务工、经商现象十分普遍。许多儿童因种种原因而“留守”在家里,失去了直接监护人,使孩子面临无人监管的“真空”状态,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特殊群体“留守儿童”队伍。“生活上缺少照料,思想上缺少正确引导,学习上缺少辅
f导,心理上缺少疏导,行为上缺少教育”,监管教育严重缺失,已成为制约“留守儿童”有效管理,影响其健康成长的严重社会问题。我乡位于陕西东南边陲,以农业为主的生产模式导致剩余劳力多,从而使我乡成为一个农村劳务输出的典型地区,大量青壮年劳动力远离家乡,长期在河南、山西等矿区务工,在西安或南方一些大中城市经商或者从事服务业,致使全乡范围内存在着大量的“留守儿童”。如我校虽属法官乡规模最大、设备最完善的农村示范小学,每学年300余名学生中,“留守儿童”就达到100人左右,占全校总人数的30。“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健康成长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因为他们的成长关系到国家民族的未来,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事关新农村建设,农村社会稳定,下一代健康成长,和谐社会的构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应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和重视。因此,如何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来共同关注、解决“留守儿童”教育管理问题,已成为当今时代刻不容缓的重要课题。
一、留守儿童问题的主要表现
基于教育的责任感,我们一直非常关注“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问题。通过对我乡一些中小学的走访调研,结合本校近百名留守儿童的情况分析,缘于“留守儿童”教育管理上存在的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