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占机动化出行率超过63,新加坡地铁线总长度1094公里,共3条线,依托地铁线形成了7大新城,轨道交通为全国超过60人口提供服务。新城居民基本都在轨道接驳巴士站5分钟的步行距离内。此外,新加坡还在地铁沿线新建23个大型商业中心,其中有15个在轨道车站400米范围内。
香港和新加坡地铁的发展实践证明,轨道交通TOD模式与传统模式对比具有以下优势:用地高效,城市发展所需土地节省10~30;投资精简,基础设施投入降低5~25;设施利用高效,以同样的交通设施可以服务更多的人口,出行结构更优,公交机动化分担率达60以上,小汽车分担率下降20~30;用地功能混合,居住就业就近平衡,有利于实现跨区交通减量,提高物业价值,进行地铁站点的综合开发,提高物业价值30以上;能源利用高效,环境负荷更小,城市人均交通能源消耗量减少30以上;能带来巨大的城市增值,对轨道站点进行地下、地上空间的高强度综合开发,增加了城市空间资源,带来了城市增值;轨道交通极大地改善沿线交通可达性,提升了沿线物业开发的价值,轨道自身能够实现资金平衡。
3城市轨道交通TOD模式的成功要素。深入分析香港、新加坡等成功实施城市轨道交通TOD模式的发展经验,可以得出以下成功实施TOD模式的要素:
一是高度重视项目前期的整体策划。轨道交通建设的进程“策划规划设计建设”,在我国传统的轨道交通建设模式中,建设阶段最受重视,策划和规划往往是最不受重视的环节,而香港和新加坡地铁的经验则表明策划和规划阶段才是最能体现价值创造的阶段。在未动工之前,就将线路建设所需配给资源、商业及物业配套、客流量预测、现金流平衡及获取合理回报等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和有效解决,为TOD模式的成功实施奠定坚实基础。
二是围绕车站进行城市规划、街区设计和高强度综合开发。成功实施TOD的另一个关键要素是轨道交通必须对客流具有强力的引导性作用。而实现引导作用的主要方法就是围绕车站进行规划设计和高强度综合开发。在车站周边高密度开发,并进行住宅、商业、办公等多种物业形态的有效配套,充分集聚客流,在城市交通中起到骨干作用。
三是建立自身能够平衡的“投资建设运营”机制。新加坡和香港“轨道物业”综合开发模式,即通过沿线土地整体规划、高强度开发促使土地资源高效集约利用,为轨道交通提供稳定客流,增加票务收入,而稳定的票务收入和一定规模的土地开发收益为轨道交通提供建设期及运营期所需资金,实现了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