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TOD模式研究
作者:司海燕来源:《开放导报》2011年第06期
摘要我国已迈入城市轨道交通大发展时期,然而国内城市轨道交通几乎整个行业均存在不同程度亏损。本文针对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借鉴国际先进城市轨道交通TOD模式发展的成功经验,提出了促进我国城市轨道交通TOD模式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TOD模式综合开发
中图分类号F29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6623(2011)06008503
作者简介司海燕(1970-),河南郑州人,郑州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监事会主席。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持续深入和大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进入新一轮高峰期。截至2010年底,我国已有36个城市制定了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其中28个城市已获得国务院的批复,在未来10年内中国还将新建约4500公里以上的城市轨道里程①。然而,城市轨道交通投资额度大、建设周期长,国内几乎整个行业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亏损,需要政府持续投入财政资金以保障其建设和维持其运营,给城市地方财政收支平衡带来巨大压力和风险,亟待探索轨道交通摆脱巨额亏损、降低政府补贴的行之有效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面临的问题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面临建设资金投入压力、与城市开发脱节、财政持续投入困难等突出问题。
1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资金投入压力大。按目前平均每公里城市轨道交通投资5亿元计,在未来10年内,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投资额将超过2万亿元人民币。在当前国家信贷政策由积极转向稳健的大背景下,各地政府以财政资金投入作为项目资本金、利用银行贷款为主项目负债融资的建设模式,已经难以维系未来盈利前景堪忧的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建设和发展。即使部分利用社会资金建设轨道交通的投融资模式(BOTPPPBT),能够缓解初期建设项目资金,但必须面临后期资金的偿付问题,不能根本解决城市轨道交通长期可持续建设和运营的问题。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2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与城市开发脱节。国内城市轨道交通多以缓解当前城市交通压力为目标,集中于城市建成区而建设,增加了工程技术难度和建造成本费用,而且难以完全实现与城市交通需求的最大限度配套和衔接,往往仍需要地面公交或其它交通方式集疏,实际上并没有大量减少地上道路的交通量,难以从根本上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我国国内的一些特大城市,城市轨道交通越建越长,而城市拥堵现象却不见明显改善,其根本原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