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结构发展综述摘要:本文主要从钢筋混凝土这种建筑材料的发明过程谈起,详细阐述了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剪力墙结构和筒体结构的发展过程和特点。关键词:钢筋混凝土;材料发展;结构形式正文:人类早期的建筑物主要使用木材、泥土和石料等天然材料建造,但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建筑物的要求也日益多样和复杂,在钢筋混凝土材料被发明之后,建筑的规模、高度和结构体系都有了划时代的发展。1钢筋混凝土建筑材料的发展工业革命以来,西方开始探索新的建筑材料,因为新类型的建筑,比如庞大的工厂建筑和公共建筑需要大量廉价,强度足够的材料,而传统建筑材料显然不可能满足这些要求。1774年,英国人在艾地斯东这个地方采用石灰,粘土,砂和铁渣混合,研制出初期的混凝土,并利用这种材料来建造灯塔,成本低廉并且结构非常牢固,取得初步成功。直到1824年,研究出胶性水泥的方法,根据采用的石灰石在波特兰岛,而起名为“波特兰水泥”,发明者是英国人约瑟夫阿斯帕丁。波特兰水泥的廉价,高度可塑性和其高强度,都使之立即成为建筑行业最喜欢的新材料。1850年前后,有个法国园丁约瑟夫蒙涅采用波特兰水泥和铁丝网组合来制作花盆,这个实验的成功启发了法国建筑家日后在大型公共建筑的穹顶部分采用这种方法。世界上的一个采用钢筋混凝土建造的大型建筑是由拉布鲁斯特设计的巴黎圣日内维夫图书馆的拱顶,完成于1850年。1890年前后,在欧洲和美国都开始广泛采用钢筋混凝土建造房屋,成为20世纪建筑的主要手段,终于取代了传统的材料和建筑方法,使建筑能够在物质基础上,在材料基础上,在建筑方法和手段上有很大发展。人们使用钢铁的年代和使用混凝土的一样久远,但是同样,直到19世纪末人们使用钢铁仍旧只是局限于装饰性质,真正地将钢铁应用于承重结构是在20世纪初。钢筋混凝土结构形式的发展随着城市人口的集中和城市规模的扩大,建设高层集合住宅的意义正在提升。一般在高地价用地内,要想增加建筑面积和住户数量,提高容积率,就只有追求高密度化。对此,高层化作为有效的手段和方法而被采用的场合居多。根据使用要求,高层建筑形状的多样化,复杂化可说是近年来发展一个特点,从而对建筑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不少高层建筑采用弧形框架结构,S型框架结构,斜高剪力墙结构等形式。我国的高层建筑主要采用钢筋混凝土材料,所用结构形式有框架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剪力墙结构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