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词性分类
根据语法功能和意义,把汉语的词分成两大类:一、实词:指有实在意义,能够单独充当句子成分,一般能单独回答问题的词语。有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二、虚词:虚词是不能单独充当句法成分的词,有连接或附着各类实词的语法意义。有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
一、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代词
(-)名词:表示人或事物的词。例如:
表示人的:专有的:孔子、毛泽东、鲁迅、普京
普通的:工人、农民、干部、教师
表事物的:具体的:山、火车、飞船、宇宙、太阳
抽象的:思想、情操、道德、品质
集体的:纸张、车辆、人类、词汇
表时间的:春天、今天、三月、现在、将来
表处所的:专有的:北京、上海、美国、纽约
普通的:车站、码头、教室、礼堂
表方位的:上、下、前边、后面、以东、之后
名词的语法功能:经常作主语、宾语
判断方法:1、能受数量词修饰。两个城市一些学生
2、不受副词修饰。不客户都汽车;3、能直接用在介词后面,一起组成介词短语。
作业:用横线划出句中的名词。
1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
2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3到半夜,果然来了。
4后来,老和尚说,这是飞蜈蚣,它能吸蛇的脑髓。
5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支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
(二)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或存在变化等的词。例如:
表示行为动作:走、看、批评、宣传、保卫、学习、研究、进行、开始、停止、禁止
表示存在消失变化:存在、在、有、等于、发生、演变、发展、生长、死亡、消灭
表示心理活动:爱、恨、怕、想念、打算、喜欢、希望、害伯、担心、讨厌
表示可能意愿必要(助动词):能、能够、会、可以、愿意、肯、敢、要
表示趋向(趋向动词):上、下、进、出、回、开、过、起、来、上来
表示祈使和命令:叫、让、请、派、命令、迫使
表示动作始终:开始、进行、停止、结束
表示判断:是
动词的语法功能:1、常作谓语或谓语中心语;2、大部分能带宾语。
1.“是”
a“是”用在名词前边是动词,这种“是”常常表示主语“等于什么”或“属于什么”。
例如“鲁迅就是周树人”、“他是个开车的”。
b“是”用在动词、形容词前边,表示肯定,含有“的确”、“实在”的意思,可以看
作语气副词,作状语,例如“我〔是〕懂了”、“这样做〔是〕好”。
2.“有”:只当动词用,不能当副词用。
3、能愿动词的语法特征:
表示可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