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程改革的全面推进,教学设施尤其是实验室设施必须与课改配套。但地域辽阔的西部地区,尤其是在农村地区的很多学校由于经费不足等各方面的原因还未能配套必需的实验教学设施。另外,一些城区学校虽然已经初步建成各种新式的实验楼,但仍然使用以前的实验设备。一些学校虽然配置了新的实验设备,但是只是用来应付上级检查,并未真正对学生开放。
(三)实验缺乏创新。
与新课标配套的教科书中都给出各个实验教学的参考实验供教师选用,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实验材料的限制,很多教科书中的参考实验都不能正常开展,有的实验虽能开展,但达不到预期的实验效果。面对这样的现实情况,很多教师选择了放弃,用讲授法或者多媒体教学法代替了实验教学,并未采取更换实验材料或改进实验方法等积极有效的措施,这很不利于学生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
(四)实验教学模式单一。
很多教师为了简化教学过程或节约实验材料,对大多数实验都采用单一的教师演示法进行教学,并未让学生亲自参与。然而在新课标教科书中除了极少数的有较大难度或有危险性
f的实验以外,绝大多数的实验都需要学生亲自动手完成。教师的这种包办行为严重削弱了实验教学的效果,失去实验教学的意义,不利于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
(五)教师实验教学技能欠缺。
古语有云“名师出高徒”,这充分说明了教师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以实验为基础的生物学课程对教师提出更高要求,那就是教师除了要具有较高的教学技能以外,还必须掌握娴熟的生物学实验操作技能。然而一部分教师,特别是一些年龄较大的教师,实验操作技能欠缺,只会一些基本的生物学实验操作,不能全面落实实验教学。
三、促进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发展的策略
(一)转变观念,引起重视。
《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义务教育阶段的生物学课程是国家统一规定的、以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为主要目的的学科课程,是科学教育的重要领域之一,即生物学课程是地位等同于物理、化学的科学课程。面对弱化初中生物学地位的问题,教师首先应该转变观念,生物学教师作为生物学课程学习的引导者与教学的直接参与者,应该积极向学生传达正确观念,强调生物学课程的重要性,并列举与生物学紧密相关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比如“克隆羊多利、杂交水稻、同卵双胞胎、异卵双胞胎的形成原因”及“是先有鸡还是先有鸡蛋”等与生物科学密切相关,又能让学生产生兴趣的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