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殇
教学目标:1、通过作品赏析,感受壮烈的战争场面,体会战士们视死如归的爱国精神;2、学习本文刚健质朴的语言;3、了解楚辞的一般特点。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诗歌第一段战斗的壮烈场面教学难点:屈原对战士的高度评价,并上升到爱国主义精神的高度教学过程:一、解题国殇,为国事而死。《国殇》是屈原为祭祀鬼神而做的一组乐歌《九歌》之一首,它是一首祭歌,更是一首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的颂歌。二、相关知识1.关于屈原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是我国把诗歌推向新阶段的一位伟大诗人,也是一位具有进步思想的政治家。早年曾受楚怀王信任,担任过左徒,后楚怀王听信谗言,两次流放屈原。也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破楚国郢都,这一年的五月五日,屈原愤投汩罗江而死。2.关于《楚辞》
f《楚辞》是《诗经》后的第二个高峰,也是我国古代诗歌的巨大而丰富的源头之一,《楚辞》在我国文学发展史上有着十分主要的作用。《楚辞》是以屈原为代表的一种新体诗,屈原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进步的政治主张,与黑暗势力不妥协的精神,都体现在他的诗作中。屈原的作品有《离骚》、《九章》、《天问》《九歌》《远游》《下居》《涣父》共25篇。屈原的代表作是《离骚》,因此后人提到楚辞又称为“骚体诗”。3.关于《国殇》它是《九歌》(共11篇)中的一首。《九歌》是一套自成体系的祭歌。从东皇太一到“山鬼”所祭的都是自然神,为什么最后要祭到人鬼的国殇?因为从楚怀王后期开始,就曾经和秦国交战,大都是秦胜而楚败。(可参改“背景”)后当楚怀王入关不返,死在秦国后,民间产生了强烈的复仇情绪,固而在祭神时不但最后列入阵亡将士,而且用极其沉痛的心情历史地描绘战争实况,以示不忘激发斗志,这是可以理解的。三、读懂诗文1注释操吴戈兮被犀甲,(被,通“披”,犀甲,用犀牛皮制作的盔甲。)车错毂gǔ兮短兵接。(毂,借指战车。短兵,指刀剑一类的短兵器。)旌蔽日兮敌若云,(敌若云,言敌人之多)矢交坠兮士争先。(交,交互。)凌余阵兮躐liè余行há
g,(凌,侵犯。躐,践踏)
f左骖cā
殪yì兮右刃伤。(古战车用四匹马拉,中间两马叫“服”,左右曰“骖”或“”。殪,死)霾mái两轮兮絷zhí四马,(霾,通“埋”,埋没。絷,羁绊)援玉fú兮击鸣鼓。援,持,举着。:用玉装饰的鼓槌。天时怼duì兮威灵怒,天时,此指天意。怼,怨恨。威灵,指神灵。震怒严杀尽兮弃原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