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顺差占世界总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顺差的26,美国的逆差占全世界总逆差的44。可以看出,经常项目顺差国主要是制造业发达的国家以及石油等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而经常项目逆差国则主要是欧美发达国家。
对中国货物贸易顺差自2005年起增长异常的一个解释就是境外资本假借货物贸易名义流入中国,也就是隐藏在货物贸易中的资本流入。对这部分虚假贸易可以通过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货物贸易顺差与海关统计的货物贸易顺差的差额来做近似的衡量。海关统计的是经过海关的进出口货物量,而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货物贸易差额是企业结售汇的差额,其超过海关统计的货物贸易量就可以认为是隐藏在货物贸易中的资本流入。如表2所示,2004年之前,二者的差额较小,2005年开始差额便迅猛增大,其中2008年的差额是2004年的35倍,这就说明潜藏在货物贸易中的外资数量之大以及速度之快。这部分外资进入中国的方法包括高报出口、低报进口,或者预付货款、延迟交货等。外资为何急剧涌入中国呢?其主要原因就在于人民币的升值以及国内资本市场的高收益率。
三、国内视角下的经常项目差额问题
首先从国民收入恒等式GT(XM)SI来看,假定政府预算平衡,则国内的储蓄盈余就等于净出口。因此,经常项目差额问题就等价于国内储蓄和投资的差额问题,本质上也就是宏观经济的失衡问题。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当国内储蓄大于国内投资时,多余的储蓄就将为外国提供融资,这是典型的经常项目顺差国面临的情况。如表3所示,经常项目顺差国的国内储蓄与投资差额占GDP的比重以盈余为主,而经常项目逆差国则恰恰相反。就中国的情况而言,在2003年后国内储蓄与投资的差额迅速扩大,这与经常项目顺差保持同步的节奏。
从国内视角来看,经常项目顺差来源于过多的储蓄未能转化为有效投资。储蓄过多是内需不足造成的,因而依赖于外部市场来消化国内剩余产出,进一步追寻下去,内需不足又是分配不公以及一些制度上的因素带来的。投资不足则是金融市场发展滞后导致的,从而为FDI的流入创造了条件,FDI又进一步的会带来经常项目的顺差。
四、结论及启示
本文从国际视角和国内视角分析了中国经常项目自19852009年的差额情况。从国际视角来看,中国的经常项目顺差是在国际分工的背景下构建新的国际经济秩序的必然结果,在这个过程中,FDI和国际套利资本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体现了国际经济的结构不平衡。从国内视角来看,中国的经常项目顺差是内需不足以及金融市场不完善的结果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