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中国经常项目顺差的国内外因素分析
作者:吴海文来源:《商业文化》2012年第03期
摘要:本文从国际视角和国内视角分析了中国经常项目差额自19852009年的变动情况和影响其变动的国内外因素。从国际视角来看,中国的经常项目顺差是在国际分工和产业转移的背景下产生的,在这个过程中,FDI和国际套利资本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中国经常项目顺差是全球经济结构不平衡的表现。从国内视角来看,中国的经常项目顺差是内需不足以及金融市场不完善的结果,内需不足的原因在于劳动收入的分配不均,有的制度已经不适应目前经济发展的需要,中国经常项目顺差是国内经济结构不平衡的表现。
关键词:经常项目顺差;FDI;内需不足
中图分类号:F2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117(2012)03003401
一、引言
国际收支平衡是我国宏观经济管理的四大目标之一,其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有重要意义。然而,我国的国际收支不平衡已持续多年,表现为经常项目与资本和金融项目双顺差,对经常项目及资本和金融项目失衡的研究俯拾皆是。
各项研究主要从以下三个角度来分析失衡的原因:一是从FDI的角度。余永定和覃东海(2006)提供一个分析中国双顺差的理论框架,从该框架得出结论认为双顺差意味着中国未能利用外国投资为国内提供融资,反而是中国的经常项目顺差以迂回的方式为外国的FDI提供融资。卢峰(2006)从加工贸易和FDI的组合效应角度,认为加工贸易主导型的FDI流入是双顺差的直接原因。二是从汇率的角度。贺力平和蔡兴(2008)认为双顺差是一个汇率体制问题,非浮动汇率体制的经济体容易出现双顺差,并且认为人民币汇率体制没有显著调整,中国双顺差局面还将持续。
二、国际视角下的经常项目差额问题
经常项目包含三个子项目:货物和服务贸易,收益以及经常转移,其中货物和服务贸易是最大的组成部分。由图可以看出二者是密切相关,其相关系数高达09968。在19852009的25年间,出现经常项目顺差的年份有20年,并且在1993年以后一直是顺差,增速较快。由此可以推断出,中国经常项目顺差的直接原因就是货物贸易的顺差。
从国际角度来看,经常项目顺差国主要有中国、德国、日本、沙特阿拉伯、俄罗斯、挪威和科威特等,而经常项目逆差国主要有美国、西班牙、意大利、法国、希腊、澳大利亚和英国等。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数据计算,2008年排名前七位的经常项目顺差国顺差占世界总顺差的74,排名前七位的经常项目逆差国逆差占世界总逆差的71,其中中国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