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可预见的教学问题在备课研讨中就引起大家的关注,探寻有效的教学策略,最大限度减少新课程实施中课堂教学的失误,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3、开展集体备课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
集体备课以备课组为单位进行备课研讨,每个教师都有充分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同时也能充分吸收集体的智慧,更新、丰富老师的教学思想,创造新的教学策略,把先进的教学理念转化为自己科学的教学行为。备课组成员间分工合作,互为一体,形成合力,既充分发挥了集体智慧,又使教师的个性得到张扬,是广大教师专业成长的平台。
二、找准存在的问题才能收到集体备课效果。
目前各级各类学校都充分认识到了集体备课的重要意义,加大了落实力度,采取了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积累了一些切实可行的经验,提高了广大教师的认识。但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目前许多学校的集体备课也存在着很多问题。
1、集体备课形同虚设,集体备课流于形式,人在心不在,没有真正体现了集体备课的功能;
3
f2.集体备课中教师(包括主讲和其他教师)的准备明显不充分,一人主讲,他人旁听,组长事后补笔记;
3、集体备课中组长的带头作用不明显,核心作用没体现,准备工作不充分,组织工作不到位,如何进行集体备课组长心中也没底;
4、如何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教师心中有数,但是不愿意交流。
5、教干认识不足,老师没有认识到集体备课的重要作用,被动应付。
6、少数单位从网上下载教案,实现教师“自我解放”。集体备课成了“网上资料的拼盘”。
原因分析:
一是集体备课缺乏必要的理论支撑(为什么要集体备课?);二是社会发展机制不健全导致教师对事业的追求标准降低(集体备课能给我什么?);
三是技术层面还缺乏必要的“套路”创新(怎么进行集体备课)。
三、采取有效策略是提高集体备课质量的保证。
4
f功在课前,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基础。备课,首先要明确备什么,特别要明确课标理念指导下应着重备什么。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学法、备拓展、备练习是基本要求,其中解读教材是第一要务。规范备课流程,注重工作实效。
⑴制定计划:备课组长应首先根据教学计划制定好教学进度表,安排好每周的教学进度以及电子备课、单元测试出卷教师。并把草拟的计划与同组老师讨论,确定进度安排,一般每位老师一次备一周的课。同组教师必须做到几个统一:统一进度、统一重、难点、统一单元测试。
⑵前期准备:每人将自己收集的资料事先发到备课组老师的信箱,供大家备课参考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