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适合于中国。1956年2月举行的苏共第二十次代表大会揭露出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的严重错误后,毛泽东号召全党要独立思考,根据本国的情况办事,不能一切照搬苏联的经验,必须努力探索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就在这一年4月,毛泽东发表题为《论十大关系》的报告。报告在初步总结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借鉴苏联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若干新的方针,试图开辟一条与苏联有所不同的工业化道路。与此相联系,这一时期,在科学文化工作中,中共中央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以充分调动知识分子的积极性。1957年2月,毛泽东又根据东欧发生的波匈事件的教训,发表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他强调要区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这两类性质根本不同的矛盾,对于人民内部矛盾只能用民主的和说服教育的方法解决。这些重要思想和方针提出后,受到社会各界认识的热烈欢迎,党内和社会上一时间出现了一分活跃的民主气氛。
然而,在中国这样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经济文化过后、地区发展很不平衡的大国建设社会主义,是一项十分艰巨而又异常复杂的任务。在领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开端,中国共产党希望少走弯路。在最初的探索中,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不少正确的思想,但毕竟是不成熟的。一段时间里,在“左”的思想指导下,中国共产党主要在两个重大问题上出现了失误:一是在经济建设的规模和速度问题上,犯了急于求成的错误。1958年,毛泽东试图通过发动群众运动,实现“大跃进”,结果使国民经济的发展受到严重的挫折。二是犯了阶级斗争扩大化的错误,导致了频繁的政治运动,并最终酿成“文化大革命”这样长达10年的全局性社会动乱。后来,邓小平在总结这段历史时说:那个时期出现的失误表明,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中国共产党人还没有真正认识清楚,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还很不成熟,很不完善。
从1956年到1976年,中国经历了曲折发展的20年,在有些方面付出了很高的代价。尽管经历坎坷,但仍然在政治、经济、交通运输、教育卫生、科技及外交等各个方面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就。这些成就的取得,振奋了中国人民的民族精神,
f为后来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3改革开放,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彻底扭转十年内乱造成的严重局势,使党和国
家从危难中重新奋起,这是当时人们普遍的心愿。但是,这一顺应时势的愿望遇到严重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