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关于加强新形势下企业共青团工作的几点思考
随着企业改革的逐步深化,企业共青团工作的环境和条件不断发生变化。团组织与青年人的需求、团的传统工作模式与现代企业制度、共青团的职能与现有资源三个方面的矛盾浮出水面,带来了许多新情况和新课题。如何在变化了的形势下,使团的工作进入企业体内循环,与企业生产经营同频同振。发挥团组织在服务大局、服务中心、服务青年的作用,笔者就现阶段共青团工作的环境和条件、形势与任务,机遇和挑战谈几点粗浅认识。
一、企业共青团工作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伴随着社会生活的深刻变革、企业改革的不断推进,以及青年人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的多元化,企业共青团工作面临着许多新问题、新情况,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1、共青团组织对青年人“供需不足”的矛盾。现代青年人思想活跃、易接受新鲜事物、少保守思想,同时受外部环境和大众传媒影响,逐渐形成了注重自我价值和个性发展,而又务实求真的多元化性格特征。他们希望企业为青年人提供发挥才能的空间,个人价值得到他人尊重和认可。同时,追求现实利益和长远利益的统一,注重实际,看重实惠、崇尚时尚,希望拥有较高的物质收入和生活质量。与实现个人价值和适应企业竞争压力相联系,青年人渴求知识、渴望成才,学习的自觉性空前提高。另外,他们反感形式主义的东西,厌恶空洞的说教,希望团组织能够代表青年利益,为他们提供具体而实际的帮助。而企业共青团组织受传统体制影响及资源、手段的局限,“行政化”色彩浓厚,“群众性”特征淡化。团组织日常开展的青工思想教育和文化活动,内容单调、形式单一,说教色彩重,缺乏吸引力。而在服务青年成才和维护青工利益方面,团组织又因缺乏资金、政策、活动载体和阵地而作用发挥较差。共青团的供需不足导致了影响力的下降,造成团员发展工作滞后、团员素质滑坡、团组织缺乏凝聚力的现状。
2、传统工作模式与现代企业制度的矛盾。传统的共青团工作追求规模效应,喜欢集中,统一行动,重形式而轻实效,重政治而轻经济,使团组织限于就团抓
f团,就团论团,就活动抓活动封闭工作格局,形成了团的工作在企业整体工作“体外循环”的现象。这与现代企业利润最大化和效益最佳化的目标不相适应,尤其是在减员增效、定岗定员的情况,沿袭传统的活动方式即影响生产、又无经济效益,显然不会受到企业的欢迎。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管理体系的进一步科学严密化,对共青团的工作领域、业务层面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