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新课程理念下教师教学方式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重视“过程”、“让学生自主参与”、“以学生为主体”等是课改实验以来的热门词汇,不容置疑,这些词汇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课程改革的某些新的教育理念。但是,如果认为只要是课堂教学“动起来”,“学生参与整个过程”,“学生自主,老师走下讲台”就符合课改精神,这将会使得课堂教学落入形式化的俗套。无论采用哪种形式,都应当重视“过程”,即发现问题的过程,分析问题的过程,解决问题的过程,提出问题的过程,通过这些过程,揭示隐含于语文课程中本质东西,才是我们的目的,而不是为“参与而参与”,搞不切实际的“花架子”。所谓师生平等互动,就是要改变以往教学活动中的“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中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参与者。1、转变教育观念,实现师生平等。“重教法设计,轻学法指导”、“重课堂训练,轻实践应用”、“重教师讲授,轻学生参与”等都完全不符合新的课程标准,知识课程改革的要求是,转变观念的创新是突破口和大前提,为此,我们在实践中必须做到:1)科学地对新教材进行定位,认真把握新教材的素质教育方向,实现教学从学科为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的重大转变,课堂上把学生引进探索、创新的空间,彻底改变课堂教学中老师包办代替,一讲到底的教学方式。(2)老师应充分信任自己和学生,放心大胆地进行教改,把学习主动权彻底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课堂中如果老师包办太多,学生缺少互助合作的机会,缺少自由探索的空间,无法参与到教学思维过程中,也就无法去体验思维方式和探索知识的产生发展过程,无形中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发
1
f展,学生得到的只是一堆堆僵死的知识,失去的却是“观念、方法和能力”。(3)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突出人文关怀。老师应放下威严的架子,从教学垄断者转变为组织引导者,这也正是课程改革新形势下的教师必须做到的一点,只有这样,才能建立平等的民主的师生关系,从而使老师在学生中产生强烈的感召力,使教学不再是冷冰冰的理智活动,而是学生全身心投入的、充满激情的学习活动。2、创新教学方法,优化课堂结构。瞄准亮点,激疑引思。语文教学的过程,应该是学生自主探究,合作讨论得出结论的过程。根据这种指导思想,使用新教材进行教学时,教学方法应该在传统教法上有所创新,以促进学生的全程参与。老师应善于换位思维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