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上海市高考作文解析及佳作
【原题】犹太王大卫在戒指上刻有一句铭文:“一切都会过去。”契诃夫小说中的一个人物在戒指上也刻有一句铭文:“一切都不
会过去。”这两句寓有深意的铭文,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自选角度,自拟
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1)不少于800字;(2)不要写成诗歌;(3)不得透
露个人相关信息。
【审题】从2009年、2010年2011年的作文题可以看出上海作文题两
个显著特征:二元性与思辨性。2009年可以从材料中提取出“继承与创新”、“个体与整体”、“个性与模仿”等两元结合论题。而2010年可以找到“舍与得”、“眼前与长远”等二元结合论题。而2011年直接给出两个相反命题,考查学生的辩证思维,学生可以写“一切都会过去”,也可以写“一切都不会过去”,也可以将二者结合起来写,结合起来也不是平均用力,只是两者有所侧重。
考生首先要思考现实生活中哪些东西可以忘记,笔者以为,如人生的痛苦、汶川地震的心灵创伤、一段不如意的生活境遇等等负责影响,伤痛类的事情可以忘记,可以让“一切都过去”,以一种乐观的心态来对待人生,即为释家所谓的“放下”。
但有些东西是不会过去的,是要流传千古的。如流传千古的文章、思想、文明的碎片、唐诗宋词、名人的精神等高贵性的事物永恒流传,这些都会穿越历史时空,影响一个民族、甚至全人类的生活方式。因此,对于这些东西,要珍惜,要保留,要传承。
f所以,对于这篇作文,学生只有辩证思维的角度入手,写出“能过去”和“不能过去”的关系,本质则是“衰朽与永恒”,但立意的角度没法多样,只能辨证地论述“变与不变”,“朽与不朽”。深入论述的展开一定在于探究各自的原因。
【佳作】停驻韶华一考生
席慕容曾经说:“在我们的生命开始之前,世界早已存在;当我们的生命消逝之后,世界会一如既往。但我们的努力也已留下印痕……”
逝者如斯,历史如抓不住的林间响箭,时间如捞不取的指间清泓,看似一切荣辱、悲欢、穷达,都会被推搡向前,但当我们在这个节点追求着什么,执著着什么,努力着什么,这些记忆会化为你心中,甚至是历史中温润如玉的永恒。停驻韶华,这些又都不会过去。
当一个人遭遇磨难时,我们时常会说:“一切都会过去。”可在我看来这是一剂毒药。将一个瞎子带进一个灯火通明的房间里,再关上灯,告诉他黑暗只缘于暂时的停电。这或许能暂时慰藉他的心灵,但等这一切都过去了,时间早已冲刷了生命的精彩。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说:“命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