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与要求】
本章主要介绍蛋白质在体内的消化过程、氨基酸的分解代谢、氨基氮的排泄与尿素循环过程、核酸的降解及核苷酸的分解与生物合成。要求
1、了解蛋白质的消化与水解过程;学习并掌握氮平衡的概念2、掌握氨基酸的分解途径:脱氨基作用与脱羧基作用,重点掌握联合脱氨基作用。3、握氨基酸分解产物的代谢途径:氨基氮的排泄及尿素循环、α酮酸的代谢途径。4、了解各氨基酸合成的原料;了解生酮氨基酸、生糖氨基酸、必需氨基酸的概念。5、了解一碳化合物与氨基酸代谢的关系,氨基酸合成过程中的反馈调节。重点:氨基酸脱氨基作用、氨基氮的排泄与尿素循环过程、尿素循环的调节难点氨的运输、嘌呤核苷酸的合成途径
第八章氨基酸代谢(2学时)
植物、微生物从环境中吸收氨、铵盐、亚硝酸盐、硝酸盐等无机氮,合成各种氨基酸、蛋白质、含氮化合物。人和动物消化吸收动、植物蛋白质,得到氨基酸,合成蛋白质及含氮物质有些微生物能把空气中的N2转变成氨态氮,合成氨基酸。一、蛋白质消化、降解及氮平衡
1.蛋白质消化吸收哺乳动物的胃、小肠中含有胃蛋白酶、胰蛋白酶、胰凝乳蛋白酶、羧肽酶、氨肽酶、弹性蛋白酶。经上述酶的作用,蛋白质水解成游离氨基酸在小肠被吸收。被吸收的氨基酸(与糖、脂一样一般不能直接排出体外,需经历各种代谢途径。肠粘膜细胞还可吸收二肽或三肽,吸收作用在小肠的近端较强因此肽的吸收先于游离氨基酸。2.蛋白质的降解体内蛋白质处于不断降解和合成的动态平衡。成人每天有总体蛋白的1~2被降解更新。不同蛋白的半寿期差异很大,人血浆蛋白质的t12约10天,肝脏的t12约1~8天,结缔组织蛋白的t12约180天,许多关键性的调节酶的t12均很短。真核细胞中蛋白质的降解有两条途径:一条是不依赖ATP的途径,在溶酶体中进行,主要降解外源蛋白、膜蛋白及长寿命的细胞内蛋白。另一条是依赖ATP和泛素的途径,在胞质中进行,主要降解异常蛋白和短寿命蛋白此途径在不含溶酶体的红细胞中尤为重要。泛素是一种8。5KD(76氨基酸残基)的小分子蛋白质,普遍存在于真核细胞内。一级结构高度保守,酵母与人只相差3个氨基酸残基,它能与被降解的蛋白质共价结合,使后者活化,然后被蛋白酶降解。3.氨基酸代谢库食物蛋白经消化而被吸收的氨基酸(外源性氨基酸)与体内组织蛋白降解产生的氨基酸(内源性氨基酸)混在一起,分布于体内各处,参与代谢,称为氨基酸代谢库氨基酸代谢库以游离
1
f氨基酸总量计算,肌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