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老师随笔:辅导学生学会学习的心得体会
随笔文章:网络,给了我们一把沟通的钥匙,这是一把增长知识才干和提高思想素质的钥匙。暑期我通过家校路路通,对即将进入二年级的学生进行暑假学习辅导,在学习目的、学习兴趣两个方面,教师、家长共同探索,引导学生健康成长。下面就有关暑假辅导学生学会学习浅谈几点体会:一、网络学习对我们教学观念,思想模式的转变很大,在传统教育模式中,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通过讲授、板书及多种媒体的辅助,把教学内容传递给学生或灌输给学生。而网络辅导没有空间与时间的限制,更没有面对面交流的压力,这样学生的积极性才能够被充分的调动起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也得到提升,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我还经常给学生布置数学小活动,这样学生从生活中寻找学习素材,不仅获得新的知识同时也提高了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
第1页共4页
f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二、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认为教师的教是为了“不需要教”也就是要求教师引导学生从小养成自学的能力。只有学生掌握了有效的学习方法,教师才有可能从广播知识的繁重任务中解脱出来,教师能够由原来的处于中心地位的知识权威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合作伙伴、设计者、开发者、社会文化的诠释者、教育的研究者,更多关注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和开发。这才能够更好的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把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很好地体现出来,学生能够主动的思考、其探索能力、自主性与积极性得以发挥,这样的环境氛围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和创造性思维,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创造性人才的成长。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