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大纲
(适用于财务管理专业)
英文名:I
termediateFi
a
cialAccou
ti
g
课程类别:专业主干课
前置课: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会计学等
后置课:高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审计学等
学分:4学分
课时:64课时
主讲教师:涂娟、彭胜平等
选定教材:刘永泽,陈立军等主编中级财务会计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年
课程概述:本课程是财务管理、审计学专业的专业主干课。本课程以财务会计目标为导向、以财务会计信
息生成为主线,以我国企业会计核算标准为依据,主要阐述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与报告的理论框架和方法体系,具体包括企业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等会计要素确认、计量的具体程序与方法,财务报告体系的构成及编制方法等内容。具体分为12章:第一章总论,是财务会计基本概念框架介绍;第二章至第七章,主要介绍资产要素的核算;第八章负债,主要介绍流动负债、长期负债的核算;第九章主要介绍所有者权益的核算;第十章、十一章,主要介绍费用、收入、利润的核算;第十二章主要介绍财务报告的内容、主要财务报表的编制等。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在理解财务会计基本理论的基础上,能够依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运用财务会计的方法,掌握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的会计核算,培养学生财务会计的应用能力,也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教学方法:
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和规范性较强的课程,且有内容多、难度大的特点,因此,在教学中,应把握好各章的知识点及重难点内容。教师在讲授财务会计基本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应采用举例、案例分析等方式阐释重点内容和难点内容,并应注重启发式教学方法的使用,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来分析和解决企业的会计问题;对学生课后预习、复习和知识的拓展应加强引导和指导,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应安排一定的作业,并适时做好作业的点评,巩固所学知识,
1
f提高学生处理会计实务的能力。
各章教学要求及教学要点
第一章总论
课时分配:2课时
教学要求:通过本章学习,应了解财务会计的特征,理解财务会计的目标、会计核算的前提和基础,重点
掌握财务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和会计要素的内涵。教学内容:
一、财务会计的含义及其特征(一)财务会计的含义(二)财务会计的特征二、财务会计的目标(一)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二)财务会计的目标三、财务会计核算的前提和基础(一)会计主体(二)持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