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高考经济
作者:缪玄来源:《时代金融》2012年第33期
【摘要】近年来,商业炒作充斥着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就连一向以公平公正著称的高考也被拖入虎口,各种炒作手段层出不穷。本文就各种高考经济的表现形式做一番简要的介绍,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关键词】高考经济商业炒作
教育部2012年6月5日透露,2012年全国高考报名总数为915万人,比去年减少2。2012年全国高校计划招生685万人,预计全国平均录取率为75,比去年增加近3个百分点。如此声势浩大的高考,连上海合作组织北京峰会都不得不让步,外交部宣称,为照顾高考,上合峰会7日会议开始时间将推迟半小时。
在高考如此大牌的气势之下,近年来,继“假日经济”、“旅游经济”之后,又出现了一个新名词“高考经济”。善于把握“商机”的商家们把目光投向了高考这块“唐僧肉”,健脑营养补药、《考试宝典》、《应试指南》、“考生客房”、“高考套餐”。一时间发高考财的热潮滚涌而来,令人目不暇接。在许多人的眼里,高考就像一座巨大金矿,谁都想捞一把。
一、高考文具促销
据了解,市场上最好卖的就是一款售价为225元的“考试便利包”。便利包上写着“孔庙祈福”的字样,里面包含一支2B考试笔,一盒2B铅芯,一块橡皮,4把绘图尺,2支中性笔,2块垫板等。此外,品牌和包装写着“考试必备”的文具必定畅销,因为考生往往认为这类文具更具专业性。
二、“祈福经济”
一年一度高考季,各种形式的“高考祈福”在中国各地频繁上演。古城西安一些寺庙出现了不少家长、考生组成的“临时香客”,寺庙生意兴隆,成为都市里一道特殊风景线。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高考祈福也一样。其积极的一面在于,对于那些心理承受能力相对较差的学生和家长,能够起到减轻心理压力的作用,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拉动经济。但其不好的一面在于会让一些不法商贩借此牟利,“祈福经济”热使大多数家长花费无谓的钱,甚至上当受骗。并且太过迷信敏感不利于考生正常发挥。
三、考房热的经济效益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有些考生离考点较远,因此高考期间要预定宾馆。于是考点附近的宾馆酒店被抢购一空,不少考点附近的居民楼也打着“状元房”的名义做起了高考房的生意。据《北京晨报》报道,海淀区几个考点附近标榜着“状元房”的房东,均称自己的房子里出过考上“清华北大”的学生,这些房间的价格和同区域同户型的房间相比也贵出几十元到百元不等。不少打着“状元房”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