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校本课程实践研究
学科分类:基础教育课题类别:一般课题关键词:核心素养校本课程实践研究预期研究成果:研究报告
课题设计论证
课题名称: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校本课程实践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课题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
1、问题的提出
国民的核心素养决定国家的核心竞争力与国际地位,而核心素养的培养应该从小开始,从基础教育开始。
换言之,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教学方式变革、教师专业发展、教学质量评价等关键教育活动,都必须由核心素养来引领。
然而我们的基础教育,依然有着许多传统教育的弊端:重知识轻能力,即便是知识,也是学科分隔,碎片化;重结果轻过程,专注于“授业解惑”,忽略了自主、合作与探究,导致思维僵化;教育被简化为教学,各种补习,特训,看似多元,却缺乏基因、内核型素养,没有留下与孩子未来发展的接口……
综上所述,我校提出了基于学生核心素养(3C3R)进行校本课程的实践研究,意味着:首先,学生核心素养是其培养目标,学校办学、课程建设都围绕着这
f一中心指向;其次,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因素之一,学校教育的目标、价值都要通过课程来体现;校本课程的内容设置、实施途径、评价方式都强调关注学生发展、培养学生适应现代社会所需的能力,促进学生养成有利于自身发展与成长的核心素养。
2、课题的界定
学生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是学生的“关键素养”,通过分类开发,把核心素养渗透各门课程中,给课程留有自由发展的空间,彰显不同课程的特点①。“学生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生发展的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
校本课程构建:
根据学生全面发展的供给需求与学校教育资源特点,整合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不断地聚集、补充优质的教育资源与内容,为充分发掘学生个性潜能、促进学生自我发展的校本化、特色化的学校课程构建活动。整合学校的课程资源,重新构建适合学生素养和能力发展的课程系统,形成具体的国家、地方、校本课程大框架。其内容拟包括课程规划、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内容等课程体系建设。
3、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在基于核心素养进行课程建设的研究上,国际组织、部分发达国家及我国台湾已经进行了诸多探索:核心素养在德国、挪威、瑞典、芬兰、丹麦、波兰②许多国家已经被当成教育目标的重要来源,并规划成为重要学习领域的课程方案架构,以推动课程改革③。国台湾的蔡清田教授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