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能自强》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框题的主要内容是从三个角度介绍了培养自强品质的方法。
本框的地位:本框题是第二单元的最后一框题,是前后半册课本内容的一个分水岭,一方面是课本前半册知识链:自尊自信自立自强中自强部分的最后深化及完结。另一方面为后半册课本内容起一个铺垫和承上启下的作用,为学生学习下半册内容提供知识储备。
本框的作用:本框题的知识与学生的成长、发展密切相关,有助于培养学生健康人格,适应社会,走向成功。
2、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三维目标的要求,加上我对教材的分析和对学生的了解,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以下三大方面
(1)知识目标:懂得自强要从少年开始。
(2)能力目标:掌握一些培养自强品质的方法,尝试做自强的少年。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初步培养自强的生活态度;渴望做一个自强的人。
3、教学重点和难点:
学情分析:
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我在上课前采用问卷、观察、访谈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了相关调查。我班56名学生中独生子女占50,由于他们在家庭中享受特殊的关爱和保护,因此自立自强的精神非常缺乏;而有父母离异、下岗、外出打工情况的占30,这些孩子心理很脆弱,怕被别的同学瞧不起,容易产生自卑、自弃心理。可见,现在的青少年精神状态与社会的要求有较大的差距。
了解了学生的真实情况,就可以在教学中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澄清认识误区,重新调整教学重点难点,使教学更符合学生实际需要。
f(1)“战胜自我,自强的关键”是本框的重点。(确定的依据是因为讲好这个问题,能够让学生懂得,人所面对的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己,所以,战胜自己的弱点,不放任自己,努力学习和工作,是自强的关键所在。)
(2)“扬长避短,自强的捷径”是本框的难点。(确定的依据是因为本目讲避开自己的短处,而上一目讲要克服自己的弱点,战胜自我,二者似有矛盾,其实不然。本课所讲的弱点是指学习、工作态度上的,如马虎、懒惰、怕吃苦等,想要自强,这些弱点是肯定要克服的;而短处是指人的天赋、才能而言的,这些东西一般是先天形成的,是很难克服改变的,而且也没有必要加以改变。在这两个知识点上,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上易产生混淆,无法准确把握。所以把它列为教学难点。)
除了课标上的重点难点外,通过调查,我发现班上的不少孩子学习生活没有动力、没有奋斗目标,因此,我把“树立坚定的理想”也作为教学重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