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混凝土灌注桩桩侧钻孔注浆(或补注浆)施工工法
前言:随着建筑物的高度及外形的变化,对基础的承载力要求
越来越高,为了解决传统灌注桩承载力低的问题,在不增加桩长及桩径和桩数的前提下,现行工程施工中采用灌注桩后注浆技术,极大的提高了混凝土灌注桩的单桩承载力(采用后注浆技术后,桩承载力提高40120),减少了工程沉降量,降低了施工难度、材料用量及造价,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但目前工程中后注浆注浆管均采用的内置预埋方式在混凝土浇筑前预先设置,同时由于目前混凝土灌注桩钢筋设计大部分为半笼式,因此容易造成注浆管安装及灌注桩成桩过程中造成弯曲折断等方面的损坏;另一方面由于劈水及注浆时间掌握不准,再者注浆管在安装过程中底标高难以控制;造成注浆阀无法打开或堵塞,极易造成注浆失败,达不到设计的预期效果,降低了桩基承载力,给工程留下质量隐患。特点:
本工法在继承了后注浆诸多优点及技术,还具有:1、成本低、可靠性高、操作简单方便、灵活;注浆管不需设置注浆喷头阀。
1
f2、设备小、对施工场地的要求低。3、有效的解决了因内置注浆管堵塞、损坏造成注浆失败而增加补桩造成的施工困难及工程成本增加。4、与补桩相比缩短工期,同时降低了因补桩而增加的经济成本。5、适用范围广,适用于钻冲孔灌注桩。6、噪音小,对环境影响几乎为零。7、料广价廉。适用范围:适用于各种土层条件下泥浆护壁灌注桩,也适用于干作业,挖孔灌注桩,同时适用于各种桩径及长度,对大直径,超长灌注桩效果尤为显著。工艺原理、流程及操作要点:1、在未达到预期设计效果的灌注浆桩身外侧50100处沿轴线钻2个Ф100150孔,孔底标高至灌注桩设计底标高下300500,如图1所示。
2
f2、在钻孔过程中,为防止缩颈及塌孔,掺58膨胀土粉造浆护壁。
3、成孔后插入Ф2532钢质注浆管,注浆管底部1000范围内分三层布置9个出浆眼,同时将管底人工打扁。注浆管接头处用丝扣套筒连接。
4、注浆管插入完成后,用高压泵按略高于设计注浆总量,分别对三个注浆管进行注浆。
5、相邻桩注浆按先低后高的原则进行。6、以高压注浆泵将配置好的水泥浆输入注浆管,通过出浆孔渗入或劈裂注入桩底或周围一定范围内土体中,混合、挤压、充填桩侧、桩周土体的间隙,并在桩土软弱界面上扩大至桩底以上1020M甚至更高范围的土体中,起到沉渣和泥浆固化效应,渗入胶结效应,劈力加筋效应,扩底扩径效应。注浆压力视土层性质和深度而定。
准备工作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