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舞蹈教育在中小学普及”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竞争日趋激烈,加强和重视中小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将是势在必行的任务。对正处在心理、生理迅速发育时期的中小学生来说,舞蹈教育对他们的身体素质、形体发育和智力的开发都会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包括对情感的培养和优良品德的塑造,与其他学科相比具有很大的优势。它不但是孩子们所喜爱的一种娱乐方式,而且有助于提高孩子们的协调能力,音乐节奏感,想象创新能力等。在我国现行的素质教育下,重视和普及舞蹈教育工作,在中小学广泛开设舞蹈课,这对孩子们健康全面的发展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时代在进步,舞蹈教育的地位越来越高,影响也越来越大。舞蹈频繁地出现在各电视台文艺晚会、各大中小院校的文艺汇演,甚至各种名目的茶话会、洽谈会,可见舞蹈的盛行。见多了,不难发现,众多的舞蹈大多来自专业院校和专业演出团体,属于普通中小学生的屈指可数。只有几个“颇有舞蹈天分”的学生能舞,而广大舞蹈爱好的同学却与之形同隔阂,只能暗叹自己不如别人。我国现行素质教育,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专业特长,一些省市甚至在高考中进行专业加试,成绩加入高考总分,甚至择优录取,这对广大舞蹈爱好的学生来说,是个难得的机会。那么,如何来接受舞蹈教育?上群艺馆、文化宫、青少年宫,解决的只是少数人的要求,并且受家庭条件的限制。但如果学校本身就有这门课,那么不仅能培养学生对艺术的兴趣,而且可能使其成为各个专业院校的后备力量。“提高学生艺术欣赏能力,培养新世纪高素质人才之道,就是舞蹈教育的最终目的!”
舞蹈教育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培养其自制的品质。少年儿童的好奇心强,好动,爱模仿,表现欲强,舞蹈教育不但能满足其以上特征,而且表演性舞蹈的教学能让学生出大力,流大汗,每个动作元素的反复的练习,需付出辛勤的劳动,这就培养了学生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力量,使其意志品质得到很好的锻炼。
少儿舞蹈教育一般都是以群舞为主,一个舞蹈节目表演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共同的协作与努力,这就可以增强孩子们的集体荣誉感,懂得团结的力量。
舞蹈教育能增强体质,改变不良姿态,培养动作的协调优美性。中小学生的身体正处在迅速生长发育的时期,体内新陈代谢旺盛,身体各组织器官的结构和功能,都有很大的发展潜能和可塑性,体育锻炼当然有以上功效,但不免带有身体训练的侧重点,如只对身体某一部位的强化练习,而忽略其它部位的锻炼。舞蹈体形训练教育中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