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段落的基本设置操作。2、有意识地观察书籍、报刊、网站、海报等各类生活实际中的文字格式和段落设计,通过任务驱动问题探究创新解决的形式,提高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通过文本编辑的操作实践,增强对不同文体规范性的认识,提高对各类字号的直观认知和对不同字体的欣赏水平。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
本课四格漫画体现的是学生对文章格式规范、间距疏密所带来的视觉和美学差异的关注与思考,进而开始探索和研究字体、文字和段落格式的设置规律,提出规范、美化文章的需求,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同时也为本节课文字格式和段落设置的学习做好了铺垫。二、任务驱动:1、掌握对文字进行简单的格式设置的方法。2、掌握对段落进行基本设置的方法。3、通过文本编辑提高文字的表现力,增强对文章规范性的认识。三、学习探究:
通过两个活动,引导学生分别从文字和段落设置两个方面进行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
f1、文字设置有讲究。这个活动主要让学生学会标题和正文的设置,包括标题居中,设
置较为突出的字号和字体,让标题更为醒目。正文的字体字号设置要和标题协调致。通过标题与正文的规范设置,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和发现不同字体的适用场景与特殊效果。
对于字体和字体颜色的设置,教学时要提醒学生避免滥用造成的杂乱现象。2、划分段落更清晰。
良好的排版能让文档赏心悦目,也会更具美感。写作时要注意分段,可以使文中的意义更加清晰,不致令人误解;同时段落分明以后,层次也就更加井然有序了。
在Wo
I中划分段落首先要引导学生了解“段落”的含义,理解对文章合理分段的必要性。掌握段落设置的“对齐方式”“缩进”“行距”等操作,并在操作中体验不同字号对应的不同行距。四、说说你的小技巧:
教材中提出的“对齐方式”与“格式刷”两个操作技巧,在日常工作中使用频率非常高,要鼓励学生在练习中发现并熟练掌握其基本要领。对于其他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发现的一些“小窍门”,可以通过电子教室中的“学生演示”功能,让学生进行充分展示,并进行适当的鼓励。五、课堂练习:
本节课重点是文章的格式设计,包括文字和段落的规范化设置。本节练习可以编辑第七课录入的内容,并在此基础上直接设置标题和
f正文、段落和间距。练习二可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操作,也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练习,让学生体验下“艺术字”的神奇魅力。六、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对本节的主要教学内容字体字号、段落对齐、行距等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总结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