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神舟5号或航天员为素材的广告,有FIYTA表、有喜之郎果冻布丁、有波司登羽绒衣等,笔者无意影射他们的跟风之嫌,只是想借此证明在对机会的把握上,蒙牛的营销人是相对优秀的,因为他们深切懂得机会是公关活动的基础,没有好的机会就无法承载较高的营销目标或品牌期望。r
之所以说他们深切懂得,又是因为他们知道机会既来自于市场,又来自于创新。有人说,市场上每天都有抛给我们的“绣球”,只是我们没有觉察、没有去接,便给了先于我们去接的人更多的机会。那么,绣球都是什么模样通常有以下几种:r
1、社会重大事件,包括政治的、体育的、文卫的、社会的、经济的等等,都是企业可以利用的机会。比如海尔的小康列车巡展活动就是抓住“十六大”提出“建设小康社会”这一重大事件而实施的公关活动百事可乐赞助中国甲A足球联赛SARS期间山东寿光菜农支援北京等都是抓住绣球的典型案例,甚至一家国外公司借一群鸽子意外借宿其办公楼,而成功进行企业“爱护动物”的形象宣传。r
2、技术的创新成果。比如IBM的有名的“人机对抗”,即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卡斯帕罗夫与IBM“深蓝”DeepBlue计算机进行决战的公关活动,就是其成功研发出每秒可分析200万棋位、技术领先于同行时策划实施的。r
3、同行的某种公众行为。任何人都可能创造奇迹,更何况企业,自己无法创造机会,那就盯着同行寻找机会。1999年,海信网络机顶盒上市公关策划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案例。1999年3月初,当比尔盖茨在深圳会同国内信息、家电巨头联想、海尔、步步高和四通四个公司推出“维纳斯计划”,却迟迟未有产品上市的情况下,海信首先推出网络机顶盒产品,成为“维纳斯”雷声中的第一滴雨,迅速成为媒体追捧的对象,形成了一股“海信热”,也由此使传海信在品牌与市场上双丰收。r
r
要辨清以上三种模样,企业关键在于要磨练一双敏锐的眼光,即能在半满的杯子中第一个看到空杯而非水,其次就是建立一种对市场机会的快速反应机制,用以弥补个人捕捉能力有限的缺陷,毕竟用一群人去找目标总是要比一个人找来得快。r
所谓来自于创新的机会,就是要靠企业自己去发掘、创造,比如现在市场上多有“××节”、“××秀”等,就是企业创新的一种表现。蒙牛在这方面的表现则显得老谋深算。r
为了神舟5号飞天这样一个在别人眼里“很突然”的机会,蒙牛早在2002年上半年,就与中国航天基金会进行接触。由于中国航天基金会对合作伙伴的挑选要求十分严格,如必须是民族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