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青少年短跑运动员下肢力量训练方法的研究
第一师五团中学曹静
摘要:本文结合我校部分男子青少年短跑运动员下肢力量训练的现状,运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和观察法。分析了我校青少年短跑运动员传统下肢力量训练的不足和缺陷,并对30位第一师五团中学男子短跑运动员进行下肢力量训练方法的初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以髋受力的技术力量训练能有效地提高青少年短跑运动成绩。同时在训练中注重有效的静力性训练方法的运用,对提高青少年下肢力量提高有一定的帮助,为提高青少年短跑的运动成绩打下良好的基础,旨为青少年短跑运动员的下肢力量训练提供理论依据。关键词:青少年,短跑运动员,下肢力量,训练方法短跑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短跑的下肢训练原则和方法的探讨也是研究的重点,因为下肢力量是完成技术动作的最主要的动力来源,是提高成绩的最主要的手段之一。但是我们在长期的下肢肌肉力量实践和训练中存在着误解。尤其是在青少年运动员的下肢训练上,由于与成年运动员的训练在指导思想和方法有所区别,那么如果下肢的力量训练的方法上掌握和使用不当,就有可能造成训练效果的不佳甚至对运动寿命的停滞。此次研究以30位第一师五团中学运动员的训练观念和训练方法为例,旨在发现部分青少年短跑运动员训练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一步结合我校部分青少年下肢训练的实际情况,提出了若干科学的训练方法,以供参考。221:研究对象和方法研究对象
f第一师五团中学男子短跑运动员30人,平均年龄12岁,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5人。身体状况(如表1所示),实验组与对照组被测试者的平均年龄、身高和体重上没有差异性(P005),确保实验组和对照组测试前的一致性和客观性。表1实验组和对照组身体状况比较组别实验组对照组P值22221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年龄12±1515±14P005身高(CM)1611±008251652±00246P005体重(KG)5837±004256042±00721P005
查阅有关短跑运动员下肢力量训练方面的文章和研究成果和近年来与之相关信息,利用中国期刊网对我国短跑下肢训练理论和实践进行较全面的回顾。222实验法
对于实验组的训练安排,在下肢力量训练中安排髋受力技术力量训练法(负重提踵练习、抓举着重发展伸膝、伸髋、伸展躯干、屈足等)。而对照组主要采用杠铃蹲起和坐姿前蹬等传统的练习方法进行训练。两组的实验时间相同,安排每周两次,每次60分钟,持续三个月。三个月后再测试成绩,记录。223观察法
对实验对象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