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述岩土工程测试与检测技术
1岩土工程测试与检测方法分析
11极限平衡法
极限平衡法是由Fredlu
d于1981年基于非饱和土理论提出的,是目前对边坡瞬态情况下计算运用最广泛的方法之一。李兆平(2001)首先利用渗流求解软件,求得边坡瞬态渗流场,再利用极限平衡法结合已求的的渗流场分析边坡稳定性。刘建华(2009)对降雨过程中边坡土体内部的渗流情况进行了详细分析,得出边坡土体的内聚力c和内摩擦角减小,边坡体内部局部区域软化结论。由于边坡体内不同位置的孔隙率、颗粒直径、排列方式、级配情况诧异很大,所以对边坡体内的渗流场计算的结果离散性较大。尽管如此,极限平衡法为边坡在暂态情况下的计算提供了依据,实现了计算的可能性,极限平衡法一般在对边坡做定量评价时运用。
12极限分析法
极限分析法的依据是Drucker建立的塑性力学极限分析中的上下限理论。陈祖煜(1994)将该理论运用到边坡土体稳定性的分析中。殷建华(2003)在此基础上,考虑孔隙水的影响,采用极限分析法对边坡稳定状态进行了分析说明。王均星(2007)同样采取极限分析法,对降雨条件下的边坡稳定性进行研究,阐述了土体塑性分析中固结理论应用的必要性,同时提出要把如何精确模拟边坡孔隙水压力大小作为之后重点解决的问题。
13有限元法
随着计算机的发展,使得大数量单元、大工程量的计算成为可能,这也推动了有限元方法在非饱和土边坡上的应用。有限元方法将边坡土体划分为足够小的单元,土体中渗流计算得到的空隙水压力和土体有效应力更加符合实际情况,并且能够实现对边坡土体从稳定到破坏整个渐进过程的实时反映。这类方法在目前的研究中最为常见。
Zie
kiewicz(1975)首次提出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并将该方法成功运用于非饱和边坡稳定性分析中。赵尚毅(2002)采用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对大暴雨条件下边坡安全系数进行计算,所得结果与传统计算结果比较接近。刘金龙(2006)利用有限元法首先进行降雨条件下边坡体内的渗流计算,对计算后的边坡分析稳定性,
f得到在降雨条件下边坡安全系数主要受边坡上游裂隙影响。陈书生(2009)利用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对降雨地下水共同作用情况下边坡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并将结果与极限平衡法计算的结果进行了比较。
2岩土工程测试与检测的主要内容及其应用
21工程监测所需传感器的确定
环境变量主要是监测工程周围的环境参数,包括工程水位、气温、降雨量等。通常用水位计来测量工程的水位,目前市面上的水位计有投入式静力水位计、超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