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用正确方法进行验收。应参照生
f产商的说明书定期检测
一生物医学实验室分级
医学实验室的分级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中有明确的规定。每类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根据所处理的微生物及其毒素的危害程度各分为四级。各级实验室的生物安全防护要求依次为一级最低四级最高。
1一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
实验室结构和设施、安全操作规程、安全设备适用于对健康成年人已知无致病作用的微生物如用于教学的普通微生物实验室等。
2二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
实验室结构和设施、安全操作规程、安全设备适用于对人或环境具有中等潜在危害的微生物。
3三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
实验室结构和设施、安全操作规程、安全设备适用于主要通过呼吸途径使人传染上严重的甚至是致死疾病的致病微生物及其毒素通常已有预防传染的疫苗。
艾滋病病毒的研究血清学实验除外应在三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中进行。
4四级生物安全防护
实验室结构和设施、安全操作规程、安全设备适用于对人体具有高度的危险性通过气溶胶途径传播或传播途径不明目前尚无有效的疫苗或治疗方法的致病微生物及其毒素。与上述情况类似的不明微生物也必须在四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
通过以上分级不难看出临床实验室级别都应在二级以上。
二实验室安全防护基本要求
一人员防护基本措施
每个实验室都应确定每个工作岗位的潜在接触程度。一旦确定有接触潜在感染原的可能应采取硬件控制和操作过程控制以减少或消除接触这些潜在感染原的可能。各单位应提供相应的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工作服、实验服、面罩、面具、护目镜、安全镜和鞋套等。
1实验人员工作时有可能接触到标本、病人的粘膜或损伤的皮肤、或在处理污染的物品或表面时都应戴上手套。如果手套破损、刺破、或失去其屏障功能则应尽快更换。如果有可能发生血液或体液的喷溅则应使用面部防护装备。
2采集标本时应防止污染容器的外表或随标本的检验单。如果存在潜在的或实际的污染则应再加一层包装例如包装袋。所有的标本应加上生物危害标签。
3对于组织学和病理学检查、微生物培养之类的常规操作可以不在生物安全橱内进行。但是如果操作过程中会产生气烟雾或飞沫混匀、超声雾化和剧烈搅拌则应使用生物安全橱I类或Ⅲ类同时尽量减少或避免烟雾或飞沫的产生。
4标本发生泄漏或工作结束后均应使用合适的化学杀菌剂对实验室工作区进行表面消毒。可使用新鲜配制的漂白粉溶液次氯酸钠110稀释液和25甲酚溶液或其它有效的溶液对所有的工作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