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见利忘义、惟利是图、急功近利、尔虞我诈,他们不顾道德和良知的约束,不择手段的谋取不正当利益,他们把金钱和财富的多少作为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二)从家庭角度看,责任教育缺位。家庭是人们接受道德教育的摇篮,父母作为子女的第一任教师,对子女负有不容推卸的教育责任。在对子女的教育过程中,父母只看重孩子的学习成绩,希望将来考取好学校,毕业后能够找到一份好工作就行,而忽略或根本不对子女进行责任教育,造成孩子价值观的偏差。2主观方面(一)大学生对社会现实认识出现偏差。大学生是从校园走向校园,与社会实际接触不多,缺乏社会经验与社会实践。再加上大学生心理发展尚未成熟,情绪易激动,遇事比较急躁,看问题较片面,不能冷静、客观、全面地分析和看待各种社会问题。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挫折,他们很容易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常感到突然失去了理想支柱和事业激情,学习起来没有动力,成天得过且过,缺乏应有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二)大学生对自身的社会角色和社会地位缺乏正确认识。由于大学生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其直接目标就是考大学,至于考上大学后要干什么并不十分明确,往往只有一些美好的朦胧想法。对于这些生活目标还未完全确立的大学生,他们很容易在心理上产生空虚感,行为方向不明确。对这些没有很好地适应心理转变,没有明确进入社会角色的大学生来说,社会责任感常常只能是外在的东西。因此,这就使得他们无法正确认识到社会赋予自身的历史使命,无法产生崇高而伟大的社会理想,缺乏履行社会责任感的强大动力。三、解决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的应有举措1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是指通过教育和实践不断坚定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在现阶段,就是要帮助学生解决做什么人,走什么路,为什么学的问题。2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素养,从而增强大学生的责任意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是法制经济又是道德经济,法律和道德是保证市场经济有序运行的重要手段。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人才,高校就必须从法制建设和道德建设两方面着手来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通过加强大学生的道德建设,可以帮助大学生从内心树立责任意识,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通过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和对社会违法责任行为后果的处罚,帮助大学生树立法制观念,提高法律意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