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卓越幼儿教师协同培养机制的探索与展望
作者:朱莉等来源:《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年第10期
摘要:在高质量幼教师资培养机制探索基础上,佳木斯大学学前教育专业作为学校“卓越教师”培养试点,进一步提出“以幼教发展为中心,协同培养卓越幼儿教师”的目标,明确了卓越幼儿教师协同培养机制的探索方向,并从卓越教师招生、教学团队组建、模块课程选择、实践教学管理、课程资源生成、培养质量评价、信息平台建设等七方面提出改革与建设方案,以期在树立自身发展方向同时,为其他高校相关专业师资培养提供一定借鉴。关键词:卓越教师;师资培养;协同培养为深入推进教师教育改革与创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国家倡导培养卓越人才的号召下,佳木斯大学积极进行了卓越人才培养计划的筹备与开展。学前教育专业作为学校“卓越教师”培养试点,历经一年半的时间,在高质量幼教师资培养机制探索基础上,进一步调整为对卓越幼儿教师协同培养机制的探索,并确定了“以幼教发展为中心,协同培养卓越幼儿教师”的发展目标及其相关改革方案。一、早期高质量幼教师资培养机制的探索作为黑龙江省首批开办的学前教育专业,历经3个五年计划,通过多方合作探索,先后经历了从独立培养到合作培养、再到协同培养的三个幼教师资培养阶段,初步完成了我校高质量幼教师资培养机制的探索。第一个五年,本专业获得了初步发展,初步确定了专业培养目标与特色。但是专业的开设虽然考虑了地方发展的需求,却没有真正与地方政府进行深入的交流与合作。比如,培养方案的修订虽然考虑了当时幼教发展的特点与趋势,树立了“双语”特色,但是对多方面的意见征求不足;学生以校内的、课堂上的学习为主,理论学时偏多,实践学时偏少;虽然有教育实习,但是时间过于集中、短暂,且教育实习基地数量少、类型单一,学校和实习基地的沟通与合作不足,多以指导教师派送与实习基地领导接收的简单形式进行,缺乏进一步的交流与合作。因此,我校高质量幼教师资培养机制探索初期的显著特点是“以本校为中心,独立培养为主”。第二个五年,本专业获得了迅速发展,专业建设加强了与地方的合作,根据地方发展需要进一步明确了特色培养。比如,综合教育见习、教育实习基地的信息反馈、托幼机构的招聘条件与结果分析、地方幼儿教育的发展需求与全国幼教的发展趋势,尤其是毕业生多方面的信息反馈,全面修订了本专业的培养方案,并进一步确定了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