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要吃冰棍,吃完还吃,妈妈就是不给买,孩子也有高招,当着大家的面把妈妈的裙子掀起来了,不买就不放心。所以从这些问题来看,抓习惯培养是至关重要的。那么习惯怎么抓?什么时候抓?这就涉及到教育关键期的问题。什么叫关键期呢?某一个年龄段要进行某一种教育,错误的年龄段再进行教育就不行了。这是奥地利的一个人发现,他拿小猫做实验,把小猫按大小分成了组,把它们的眼睛给蒙起来,后来发现出生三、四天之后把眼睛蒙起来的小猫永远看不见东西了,因为出生三、四天是它们眼睛发育的关键期。人有没有关键期?我估计也有,但是没有人敢做这个实验。其实人也有关键期,大家可能听说狼孩的故事,印度狼孩1960年被人发现,后来发现他的一切动作都是狼的习惯,白天潜伏,夜间活动。后来他两年时间刚学会站立,四年时间学会几个单词,到死的时候他的习惯水平只有2、3岁孩子的水平。日本也有一个事例,一个士兵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迷失到了东南亚的大森林里,迷失了28年,这28年没有见过人,衣服也碎了,光着屁股满地爬,也吃生肉了。后来发现之后也对他进行教育,82年他的一切行为习惯都恢复了,后来还结婚了!你看他在森林里28年教育过来了,而狼孩却没有教育过来,为什么?就是关键期的问题。习惯问题我们研究了20多年,最后我们得出结论,孩子形成习惯的关键期就是在小学和幼儿园,初中还可以弥补。初中是最后一个阶段,到了高中就比较困难了。所以小学和幼儿园的孩子一定要重视习惯的培养,抓习惯要抓小,要抓早,要抓紧,要抓好!一些学者对研究有一些结论,比如6到7岁是学习习惯培养的关键期,8到9岁是纪律分化的关键期,9到10岁、13到14岁是逻辑思维发展的关键期,9到10岁是孩子由注重后果过渡到注重动机的关键期。10岁到11岁是学习兴趣培养的关键期,整个小学阶段是记忆力发展的关键期。三、培养习惯的重要方法:训练法我们今天都是中小学学生的家长,怎么抓?下面我讲讲具体的方法。第一个方法叫做训练法。我的基本观点在一定意义上说没有训练就没有好习惯。没有喊出来的好习惯,只有练出来的好习惯。现在家长说教过多,训练太少,所以我建议大家要增加训练。那么训练我提出四条注意事项供大家参考。第一是持之以恒,连续训练6周左右。国外有人提出21天,我们的实验结果21天不够。当然不同的习惯,不同的孩子,训练时间是不同的,多数在6周左右。现在我们家长训练2个礼拜就放松了,我希望大家记住要6周左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