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期末综合考试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横向研究:在同一时间对某个年龄组或几个年龄组的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加以观察,求出某种心理水平的代表值,或求出几个年龄组儿童的代表值加以比较。
2.实证研究法:通过对研究对象的大量观察,实验和调查,获取客观材料,从个别到一般,归纳出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发展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
3.具体形象思维:指依赖于事物的具体形象、表象以及表象的联想而进行的思维。
4.记忆策略:是指为提高记忆效果而采用的手段以及对自身记忆活动的有意识控制的心理活动。
5.自传体记忆: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具体事件的记忆叫自传体记忆
6.记忆恢复:指学习某种材料相隔一段时间后所测量到的保持量,比学习之后立即测量到的保持量要高。
7.同伴关系:同伴关系是指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之间的一种共同活动并相互协作的关系,或者主要指同龄人间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
8.亲社会行为:亲社会行为是指人们在社会活动交往中对他人有益或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包括谦让、帮助、合作、分享、安慰和捐赠等
9.依恋:是婴儿与母亲或其他养育者之间形成的亲密的,持久的情感关系,婴幼儿以依恋行为(如微笑、啼哭、吸吮、喊叫、抓握、偎依和跟随等)表达对依恋对象的依恋关系。
10.移情:当一个人感受到对方的某种情绪时,他自己也能体验到相应的情绪,心理学上称为移情。
11.观察学习:就是通过观察他人(范型或称榜样)所表现的行为及其结果而习得新行为。
12.关键期关键期是一个最引人注目的概念,通常是指某一特性在一个特定的时期内得以形成的意思。
13.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整体的反映,是对感觉信息的组织和解释过程。
14.亲子关系亲子关系,主要是指儿童和父母(养父母)之间进行交往及其伴随着一种情感关系。
15.象征性游戏通过使用替代物并扮演角色的方式,来模拟社会生活的假装或想象游戏。
16、学前儿童心理学学前儿童心理学是发展心理的一个细分学科,研究对象是06岁的儿童,学前儿童心理学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具有重要意义17、纵向研究对一个或一组儿童进行定期的、系统的随访观察即追踪,找出心理发展的系统特点18、直觉行动思维所谓直觉行动思维,就是儿童在动作中进行思维,这种思维的进行离不开儿童本身对物体的感知,也离不开儿童自身的动作19、自我中心语言在语言方面的自我中心则表现为讲话者不r